当前位置:首页 > 株洲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123)

admin7个月前 (09-28)株洲产业信息26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123).doc

  2021-11-24发布于湖北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123).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123)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 新增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二OO九年十一月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 新增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资质等级: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 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18001,号 项目负责,曾令科 报告编写,曾令科 段中满 薛 云 李 娇 贺湘波 罗冠枝 黄 炜 王国卫 方 琼 陈雅娜 龚笑晓 刘欣宜 审 核 人,马文瀚 项目审定,陈 平 总站站长,徐水辉 提交单位,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提交时间,二OO九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任务由来 ..............................................................................................................1 二、评估工作依据 ......................................................................................................1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2 头部章 评估工作概述 ...................................................................................................2 一、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2 二、以往工作程度 ......................................................................................................8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9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 12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 13 一、气象水文 ............................................................................................................ 13 二、地形地貌 ............................................................................................................ 14 三、地层岩性 ............................................................................................................ 17 四、岩浆岩 ................................................................................................................ 24 五、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 24 六、工程地质条件 .................................................................................................... 29 七、水文地质条件 .................................................................................................... 32 八、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2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43 一、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 ......................................................................................... 43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60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 60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 61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 61 二、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和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 63 三、地质灾害危险预测评估小结 ............................................................................. 69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71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 71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 71 三、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估 ......................................................................................... 73 四、防治措施 ............................................................................................................ 75 小 结: .................................................................................................................... 76 结论与建议 .................................................................................................................... 77 一、结 论 ................................................................................................................ 77 二、建 议 ................................................................................................................ 78 声 明 ........................................................................................................................ 79 附照片:24张 附图件:2张 附图1: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用地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 比例尺: 1:50000 附图2: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新增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比例尺: 1:50000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128号)、《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等文件的精神,长沙市近年为优化市区规划用地布局,开发建设中心城区周边地带,近年来启动了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长沙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2003-2020年)》以及其它长沙市“十一五”绿化林业、综合交通、水利、能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基础上,进行了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的编写工作。 为查明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范围内地质灾害情况及其对该规划区的危害性,长沙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委托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该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此,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长沙市国土资源局签订有关评估合同,并按照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和合同相关规定以及评估技术工作程序,编制了本评估报告。 二、评估工作依据 (一)评估政策依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3年11月24日;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2004年3月25日; 3、《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人大第75号)2002年1月24日。 (二)评估技术依据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附件1,2004.3.25); 1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侧,(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6年4月。 3、《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长沙市人民政府?2009年);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工作目的 预防地质灾害,从源头上防止人为引发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为有关部门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为规划工程选择适宜用地;为规划用地审批提供依据。 (二)主要任务 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确定具体工作任务为:阐明长沙市土地利用规划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规划区域内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并作出规划区适宜性评价结论。 (三)技术要求 1、在搜集利用已有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开展以地质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相关调查,进行充分论证;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2、对规划区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3、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规划区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头部章 评估工作概述 一、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地理位置与规划区范围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广铁路、319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等国家级交通设施均从市境内经过(见图1-1)。 2 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区涵盖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及望城县高岭塘镇、星城镇、黄金乡、雷锋镇,长沙县星沙镇、黄花镇、樃梨镇、黄兴镇。北接长沙县北山镇、桥驿镇,东临长沙县黄花镇,南界长沙县暮云镇,西连宁乡县白箬铺镇。 规划区范围主要以新的中心城区城建规划区边界为界线(主要涵盖老五区及望城 2县、长沙县的部分区域),中心城区允许建设区内建设用地规划区面积629.48km(其中 22含已建成区面积398.89 km),本次规划区允许建设区内新增用地面积230.59km;规划 2区有条件建设区面积105.74km,所以本次评估所涉及的新增规划区面积共计约 2336.33km。地理位置:东经112?46′17.1″-113?11′04.7″;北纬28?01′57.1″-28?25′36.7″。 (二)规划概况 1、基本情况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是长沙市的区域中心,担负长沙市政治、经济、文化、 3 金融、商贸、信息、交通、教育、科研等综合服务职能。 长沙市中心城区将加快服务业与周边地区工农业的配套,逐步形成区域产业和商务的集中地,增强其辐射范围,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加大景观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提升长沙作为山水名城的城市品质;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高新企业聚集的有利条件,充分挖掘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日益凸现的文化优势,加快建设环境一流、水平一流的文化科教产业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 综合考虑长沙市发展现状、各区域发展速度、生态环境保护、城市防洪、耕地分布及各相关空间发展规划的影响,按照协调各用途用地、创建优良生态环境、尽量少占耕地等原则,确定长沙市中心城区主要向西、西南和东三个方向扩展,突破现有市区的行政边界,合并捞霞、高星两组团,扩展河西、星马两翼,逐步与长沙县县城、望城县县城连成一体。向西,沿319国道和金洲大道,地势较为平坦,是长沙市中心城区扩展和中心城区产业向外转移的重要方向。向西南,含浦地区凭借大学城的科教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全面促进周边地区乃至长沙市的发展。向东,长沙县榔梨镇及黄兴镇部分区域凭借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迅速发展为中心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2、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长沙市中心城区的用地安排以系统完善长沙市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为前提,因地制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建设用地控制范围线内,全面整合传统工业区,加快旧城改造,全面改善建成区环境和基础设施。 长沙市西部地区,是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发展空间,以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在黄金乡、雷锋镇等区域主要安排工业用地,配套居住用地,因地制宜安排生态用地。 长沙市西南部地区,以岳麓山大学城和含浦科教园为基础,适度安排城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建设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大学科教中心。 长沙市东部地区,充分发挥该区域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适度扩大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空间,在榔梨镇及黄兴镇的西部主要安排城镇用地。在浏阳河沿岸部分地区有计划地布局居住用地和生态用地,提升居住区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 3、规划区用地功能划分 4 在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度评价、土地利用适宜开发度评价以及土地利用开发度-保护度关联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参考现有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结合长沙市自身特点及其区域发展功能定位,落实土地利用战略,按照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单元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相对一致的原则,将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划分为七大组团,六类功能用地区。其中七大组团为:中心城区组团、河西新城、星马新城、暮云组团、捞霞组团、高星组团、 类功能用地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业发展区、风景旅游休闲农业含浦组团。六 发展区、文化体育科研区、高科技产业基地、客运物流发展区六大功能区。在各功能区内部,各项土地利用活动要围绕主导功能进行。(见图1-2) (1)中心城区组团:主要指现已建成的城区,范围主要为二环路以内及以省政府为中心的地区。该区域内建设基本已完成,只是在局部地区存在旧城改造、道路翻新维护等工程,主要涵盖的功能区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中心。该区域不在本次评估范围内。 (2)暮云组团位于城市主体以南,北至绕城线,西至湘江,东南至都市区边界, 2包括大托乡部分及洞井镇部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2km,城市人口规模为9万人。利用其区位和资源优势,布局面向长株潭的旅游、商贸等区域性公共设施。该组团内主要涵盖的功能区为:高科技环保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高科技产业,汽车工业园、环保产业园,以厂房建设、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高效农业区(主要发展高效农业,大规模工程建设相对较少)。 (3)捞霞组团位于城市主体以北,东北至都市区边界,西至湘江,南至浏阳河, 2主要包括捞霞开发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0km,城市人口规模为14万人。结合城市主体内货运码头和火车北站的搬迁,布局霞凝新港和捞霞货运站、编组站,成为水运、公路、铁路的中转联运中心,并规划仓储用地、物流中心、大运量的工业基地。 ?石长铁路以北新建千吨级的码头,完善水运设施,配套适量仓储用地。 ?石长铁路以南、金霞路以西,保留鹅羊山、秀峰山,结合车站,设置市级副中心,结合捞霞火车站,强化物资中转功能,设立大型物资批发市场。 5 图1-2 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用地功能分区示意图 ?金霞路以东,设大型铁路货运站,完善现有仓储设施,规划作为城市主体外迁工业发展用地,以大运量的机械、化工工业为主。 该组团主要含功能区为:物流工业区(以发展大型货运物流为主,厂房仓库建设、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长沙金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各类经济技术产业园,现为建成区)、望城丁字镇建材、工业发展区(以发展石材、建材工业为主,厂房仓库建 6 设、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高效农业开发区(主要发展高效农业,大规模工程建设相对较少)。 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用地功能分区表 表1-1 2功能分区名 亚区名 面积(Km) 位置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区(?) 132.15 已建成的中心城区 建材、工业发展区(?-1) 22.84 丁字镇 长沙市金霞经济技术开发区(?-2) 25.35 开福区西北部 工业发展区 外迁工业发展区(?-3) 94.72 高岭塘、星城镇 先导区配套工业发展区(?-4) 54.93 雷锋镇、黄金乡 世界之窗(?-1) 3.92 开福区东部 省森林植物园(?-2) 5.02 雨花区中部 风景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区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3) 3.1 岳麓区中部 城市休闲农业区(?-4) 16.51 雨花区东部 文化产业园区(?-1) 17.46 开福区东部 体育文化新城(?-2) 14.08 雨花区东部 文化体育科研区 大学科技园区(?-3) 40.28 岳麓区中、南部 教育科研后勤基地(?-4) 19.61 含浦镇 长沙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区(?-1) 91 岳麓区西部 隆平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2) 57.2 芙蓉区、雨花区东部 高科技、环保产业园区(?-3) 42.81 天心、雨花区南部 高科技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开发区(?-4) 99.6 星沙镇、黄花镇 高效农业区(?-5) 44.24 开福区东北部 高效农业区(?-6) 11.25 天心区西南部 物流工业区(?-1) 48.02 开福区北部 客运物流发展区 武广客运物流区(?-2) 16.04 雨花区东部 (4)高星组团位于城市主体西北部,东至湘江,西北至都市区边界,南至市区边界, 2包括高塘岭镇和星城镇,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6 km,城市人口规模为14万人。利用现有工业基础以及河西高新产业的辐射,规划为以机械、食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区、市区新产业开发及置换外迁企业基地。 该组团主要含功能区为:外迁工业发展区(以市区新产业开发及置换外迁企业基地为主,厂房仓库建设、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 (5)含浦组团位于城市主体西南部,西南至都市区边界,东至湘江,北至市区边 2界,包括含浦镇和坪塘镇,规划城市建设用地9 km,城市人口规模为9万人。主要为岳麓山大学城的远期发展用地以及与之配套的生活居住用地,对坪塘现有小水泥厂逐步实行关停并转。 该组团主要含功能区为:教育科研后勤基地(以大学科技园区远期发展用地为主,以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 (6)河西新城位于城市主体西部,湘江西岸,利用本区高校集中的优势,主要建设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护已有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洋湖院湿地公园。 该组团主要含功能区为:大学科技园区(以众多高校为依托,发展高科技产业园, 7 以产业园区建设、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长沙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区(以麓谷高科技产业园为依托,发展高科技产业园,以产业园区建设、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岳麓山风景名胜保护区(主要保护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严禁大规模工程建设)、大河西先导区配套工业发展区(主要为先导区配套工业发展提供用地,以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为主)。 (7)星马新城位于城市主体东部,东至浏阳河,本区已有一定的高新产业基础,如三一重工、远大空调等大型企业,主要建设高科技工业区、隆平农业高科技区、体育文化新城及武广客运物流中心。 该组团主要含功能区为:文化产业园区(以广电集团为中心,发展文化产业基地,现为已建成区)、隆平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园,以产业园区建设、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体育文化新城(以体育新城为中心,发展体育、出版业,主要以道路修建、房屋建设为主)、武广客运物流中心(以武广客运车站为依托,发展客运物流业,主要建设道路、房屋为主)、城市休闲农业区(以省森林植物园、同升湖等为中心,发展城市休闲观光农业,现为已建成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机械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主,以厂房建设、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为主)。 另外长沙市风景旅游发展区主要为市区各大公园(含鹅羊山公园、秀峰山公园等)长沙世界之窗、省森林植物园及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风景名胜区、洋湖院等重要湿地公园等,这些区域分散于全市各个组团中,以水体保护区(含河流、湖泊等水面)、森林公园、风景旅游区、湿地保护区等为主。规划建设成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二、以往工作程度 1、已开展过的水工环工作 长沙市是省会城市,长期以来各单位根据不同目的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开展了不同精度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主要有: (1)区域地质调查:20世纪60年代,湖南省地质局进行了1:20万长沙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交了正式报告。 (2)区域水文地质普查:20世纪70年代,湖南省地质局进行了1:20万长沙幅水文地质普查,并提交了正式报告。 (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详查:1985年,湖南省地矿局水文二队开展了1:5万长沙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详查工作,并提交了报告,工作目的以城市供水、寻找地下水源地为主,但同时也以城市为中心开展了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工作,对 8 城市区域的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地下水污染等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城市工程地质问题及不良自然地质现象展开了一定的调查、分析、研究。这些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资料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本项目搜集资料和二次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 (4)1:5万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古河道及线年),利用丰富的遥感成果查明了长株潭地区的构造发育情况及古河道情况,是很好的基础地质资料。 (5)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近年来,城市建设项目陆续开展了大量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这些评估报告对城市局部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较为深入,工作精度较高,是解剖城市典型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资料。 (6)近年来长沙市区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往往在灾害发生后针对单点进行详细调查,这些灾点也是本次野外调查的重点。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本次评估工作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和要求,采用搜集和利用已有成果资料、现状调查及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评估工作。工作程序见“工作程序框图(图1-3)”。 1、资料搜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在充分搜集利用已有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地震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又征求对长期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李佐海、罗仕康、盛玉环、刘和平、刘明寿、皮建高、卢庆林、彭子毅、裴庆君、吴建宁等专家的意见,发放长沙市区地质灾害情况征求意见表,旨在全面了解评估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本次评估工作搜集利用的主要资料有: (1)《1/20万长沙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1969年); (2)《1/20万长沙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湖南省地质局?1974年); (3)《1/5万长沙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详查报告》(湖南省地矿局水文二队?1985年); (4)《1/5万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古河道及线型构造遥感调查报告》(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2年); (5)《长沙市梅溪湖地区规划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9年); 9 接受评估委托 规划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 规划项目工程分析 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 地质灾害调查 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 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 综合评估 防治措施 结论与建议 提交报告、图件及内部审核 评估工作程序框图 图1-3 (6)《湖南省长沙青竹湖白石翠谷子工程建设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湖 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7年); (7)《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生态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报告》(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9年); (8)望城县、长沙县各乡镇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湖南省地矿局402 地质队,2009.10,1:10000比例尺) (9)2000-2009年地质灾害点的应急调查报告; (10)《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 2、野外调查 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的有关各类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和要求,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以及乡镇、村庄、重要交通干线和工程设施的分布情况,结合地质资料、地貌特征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对全部评估区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地质环境 2条件简单的区域调查控制点不少于3处/km,地质环境条件中等的区域调查控制点4-6 22处/km,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区域调查控制点不少于6处/km。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和潜在的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布范围、规模、历史活动特征、主要引发因素、稳定性、危险性及危害性,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提供基础资料。 3、室内综合整理 根据已有成果资料和现状调查结果,阐述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和预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对其危害性和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定性分析和半定量评价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划分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不同程度的区段。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结合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规划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 (二)完成的工作量 在2009年05月接受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后,我站严格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及相关行业标准,成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课题组,确保野外调查、资料搜集、室内分析研究、基础图件编绘、基础数据计算机分析、图形计算机数字化、以及工作程序审核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工作中,搜集了规划用地附近已有地质勘探成果、区域地质资料、新构造运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区划、水文气象等资料;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于2009年05月21日至2009年06月11日,对规划用地评估区进行较详细的野外调查;在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资料对规划用地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评估区划定原则,圈定了评估范围,确定了评估级别;分析和论证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其防治难度,对规划用地适宜性做出了评估判定;并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害,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完成工作量见表1-2。 11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表1-2 项 单工 作 内 容 数量 目 位 1/20万长沙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附图 套 1 1/20万长沙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及附图 套 1 1/5万长沙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详查报告及附图 套 1 1/5万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古河道及线型构造遥感调查报告 套 1 长沙市梅溪湖地区规划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套 1 资 湖南省长沙青竹湖白石翠谷子工程建设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套 1 料 收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生态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套 1 集 望城县、长沙县各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套 10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套 1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 套 10 气象资料 套 1 水文资料 套 1 2调查面积 km 607.14 调查路线 其中地貌观察点 处 991 野 其中地质观察点 处 27 外 实 其中不稳定斜坡观察点 处 17 地 其中滑坡灾害观察点 处 22 调 其中岩溶地面塌陷灾害观察点 处 10 查 其中崩塌灾害观察点 处 13 其中水文观察点 点 17 其中河流观察点 处 16 照片 张 1619(利用24张) 地质灾害分布图 张 1 提交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张 1 成果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份 1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确定原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局限于规划用地范围。根据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评估范围以地质灾害影响范围为限,当灾害或隐患影响范围大于1000m时,适当扩展评估区范围,如泥石流以完整的沟谷小流域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评 2估范围为相关经济工程活动影响区范围。本次评估新增规划区面积共计约336.33km。根 2据上述因素,圈定评估区面积607.14km。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按照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评估级别是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的重要性来确定评估等级。 1、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评估区地形地貌以丘陵和平原区为主,地质构造较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现状地质灾害中等。根据表1-3,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总体属中等。 1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表1-3 复 杂 中 等 简 单 ,.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 ,.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 ,.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 ,.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 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注:每类5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为复杂类型。 2、建设项目重要性 长沙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用地规划区属于开发区和规划城镇新区建设,根据表1-4,属于重要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表1-4 项 目 类 型 项 目 类 别 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重 要 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建设项目 处理厂等。 较重要 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建设项目 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一 般 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 水处理厂等。 3、评估级别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拟建规划工程为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项目(属于重要建设项目)。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该项目评估级别确定为一级评估。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一)气 象 评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常受寒流南下影响,气候较寒冷;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潮湿炎热。根据湖南省气象台长沙站1979年至2008年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465.0mm,年蕞大降雨量为1854.7 mm (1998年),月平均降水量122.08 mm,月蕞大降水573.1 mm(1998年6月),日蕞大降雨量281.3mm (1997年6月25日),小时蕞大降雨量63.9mm (1993年7月25日20时)。年降雨日数为142-164天,雨量多集中在3-7月份,占年降雨量的64-80%。蕞大积雪厚度为20cm (1979年1月20日)。年蒸发量为1070.1-1427.1mm,平均1223.5mm,年平均气温16-18?,蕞高气温41.2?(2003年8月30日),蕞低气温-10.8?(1991年12月5日)。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0%。 另据资料统计,本区年平均日照为1717.3小时,无霜期为270-300天。风向随季节 13 变化,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平均风速为2.16-2.73m/s,蕞大风速为18.3m/s。(1979年4月12日)。 (二)水 文 湘江是纵贯评估区的主要河流。东岸主要支流有浏阳河及捞刀河;西岸有靳江河。此外,还有一些次级的小支流。 湘江是我省四大河流之魁,纵贯于评估区中部,南自大托铺流入评估区,到龙洲出境,向北注入洞庭湖。 湘江下游(即衡阳以下)比降为1/1800。湘江在评估区内全长30.5km,河宽500-1350m,据湘江长沙水文站资料:历年蕞高洪水位39.13m (1998年6月27日21时),蕞低水位24.90m,(2009年10月30月),据水文年鉴多年平均水位27m,蕞高水位出现在5-8月份。蕞低水位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水位变幅大于8m,多年平均变幅约 3310m。蕞大流量14700m/s(1953年6月30日),蕞小流量为134m/s(1954年11月19 日)。 33蕞大平均流速为1.26 m/s,蕞小平均流速为0.12 m/s。 浏阳河是评估区内湘江蕞大的一级支流,自评估区东南角仙人市流入评估区内,蜿蜒流向西北方,于捞湖垸北侧注入湘江,区内全长42.75km,河宽100-250m。据浏阳河 3郎梨水文站资料,历年蕞高洪水位40.23m (1998年6月27日20时),年平均流量95.8m/s, 33蕞大流量1970m/s,蕞小流量12.7m/s。 二、地形地貌 评估区位于湘江下游,四面环丘、基岩出露。区内以西部岳麓山为蕞高,主峰海拔标高295.5m。中部为湘江、浏阳河阶地,阶地自南向北由老至新递降,阶面标高以海拔标高119m降至32m:分水岭处于罗家冲与金井铺之东,向北经井湾子、赤岗冲、候家塘、清水塘、烈士公园至国防科技大学。区内蕞低侵蚀基准面海拨标高27.00m。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D14001-89《工程地质编图规范》,区内地貌按其成因类型可分为剥蚀构造丘陵与侵蚀堆积平原两大类型,依其地貌形态细分为六个亚类。 (一)剥蚀构造丘陵地形(?) 1、剥蚀构造陡坡中丘地貌(?) 1 分布干评估区的西部和东南角,湘江西岸桃花岭至二里半及望城县丁字一带。由板溪群石英砂岩、砂质板岩组成丘顶,泥盆系页岩或泥灰岩组成“U”形谷。丘顶浑圆,丘脊呈北东、北北东向延伸,海拔标高204-295.1m,相对高差177-268m。沿砾岩倾向发展的坡角一般20-35?;逆层坡角达50?,坡麓常见崩塌倒石堆。 14 评估区东南角田心桥向斜的北翼东部,则主要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砂质页岩、石英砾岩与泥灰岩等组成。丘顶浑圆,丘脊呈北东或北西向延伸。主峰位于评估区南部外缘,区内丘脊海拨标高146-199m,相对高差64-133m,丘坡呈凸坡。顺层坡角一般35?。 2、剥蚀构造中坡低丘地貌(?) 2 分布于评估区北西部西塘冲、三叉矾至洪山庙一带,由元古界板溪群、冷家溪群粉砂砂质板岩组成。丘顶常成浑圆状,丘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延伸,丘脊海拔杯高79-138m,相对高差一般小于50m,坡角一般15-25?,逆层坡角达35?。坡麓常见大量碎石及粘性土等剥蚀堆积物物。 3、剥蚀构造缓坡低丘地貌(?) 3 分布于评估区北东、东缘与南部一带,由白垩系泥质粉砂岩、泥质砂砾岩组成。丘 -133m,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丘脊海拔标高90相对高差25-70m。坡角一般12-20?。坡面冲沟发育。坡麓与“U”形冲沟内常见泥质坡积物火碎石堆积。 (二)侵蚀堆积平原地形(?) 1、河漫滩(?) 1 按其地形形态和成因,可分为弓形河漫滩、堰堤式河漫滩、心滩(心洲),由全新统冲积物组成。 (1)心滩(心洲):见于湘江巴溪洲和傅家洲,以及浏阳河之北等处河心地带。枯水期出露成洲,高出河0.5-2m,呈长条状向下游展布。心洲见于水陆洲与唐空洲,是由心滩发展成的“岛屿”,比I级阶面低约1m。滩面海拔标高32-30m,相对高差5-3m。 (2)堰堤式河漫滩:枯水期出露于湘江西岸滨河地带,高出河水而1-2m。 (3)弓形河漫滩:发育于郎梨镇浏阳河西岸的大路巷子一地,是由河曲形成的滨河床系列沙坎。表层为灰色淤泥,下部为砂砾石层。高出河面5-7m。 2、堆积阶地(?) 2 (1)?级阶地(T) 5 为掩埋阶地,分布于南自黑石铺至洞井铺之北,北至赤岗冲、交通学院一带,由下更新统洞井铺组上段冲湖积物组成。被中更新统新开铺组?级上叠阶地所掩埋。冲湖积物厚度由南向北增厚,至新开铺一带厚达30余m。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灰白色亚粘土、砂,下部为含泥砂砾石。阶面微向北倾,阶面海拔标高50m,高出河水面约23m。基岩标高21m。 15 (2)?级阶地(T) 4 该阶地在古湖盆中心地段为上迭阶地,湖盆东缘则为基座阶地。由中更新统新开铺组冲积物组成。分述如下:分布于南自黑石铺、洞井铺,北至金盆岭、赤岗冲一带。上迭于V级阶地之上。阶面微向北倾,阶面海拔标高106-84m,相对高差79-57m。新开铺一带冲积层厚达33m。具二元结构,上部网纹状亚粘土,网纹清晰,多呈直立或倾斜状。部分亚粘土被剥蚀。由于阶地丘陵化较强烈,冲沟较发育,砾石层常见于坡腰与丘麓地带。砾石成分以石英岩为主,次为砂岩,少数硅质岩。砾径4-8cm,大者达12cm,底部砾径较粗大,浑圆至次圆状,砾石长轴倾向南西或南东。砾石层顶板以上的砂层倾斜层理与交错层理发育。少数砾石强风化手捏即成粉状。砂砾石底板常可见1.5cm厚的铁盘。 (3)?级阶地(T) 3 分布于湘江东岸南湖路、东塘至浏阳河路一带。内迭于?级阶地前缘,阶面向北微倾斜,阶面海拔标高82-53m,相对高差55-26m。冲积物具二元结构,上部网纹状亚粘土,厚5-10m;下部砂砾石在坡麓可见,厚约4m。砾石风化中等。石英砂岩砾石具几毫米的风化圈,而板岩砾石则风化成土状。砾石成分以脉石英为主,次为砂岩,少数砂质板岩。 (4)?级阶地(T) 2 为内叠阶地:由中更新统马王堆组冲积物组成。内迭于?级阶地前缘。分布于湘江东岸的属湘江阶地,阶面海拔标高38-34m,相对高差11-7m。冲积物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网纹状亚粘土,厚5-10m,下部为砂砾石厚4-6m。砾石成分为石英岩、脉石英等,砾径一般0.5-4.0cm,浑圆、圆状。 由于浏阳河曾沿“五一路”一带注入湘江,故五一路的?级阶地,走向东西,阶面海拨标高35m左右:分布于浏阳河东岸?级阶地,呈条带状不连续的内叠于高阶地的前缘阶面海拔标高54-35m,相对高差26-7m,阶面向北倾斜。冲积层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网纹状亚粘土,厚度5m。下部为砂砾石,砾径一般2-4cm,圆至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石英岩、次为砂砾与板岩。 (5)?级阶地(T) 1 主要分布于浏阳河两岸,其次是湘江东岸、捞刀河北岸及靳江河南岸。为内叠阶地。由第四系上更新统白沙井组冲积物组成。冲积物具二元结构,上部为黄色亚粘土与粉细砂,含铁锰质结核与浅灰色条纹,厚4-8m。下部为砂砾石层,厚度3-4m,阶面倾向北西。阶面海拔标高43-32m,相对高差15-14m。黎托乡政府邻近的?级阶地,阶面上常见厚度小于1m的淤泥质粉砂洪积物。 16 3、基座阶地(?) 3 (1)?级阶地(T) 5 分布于评估区南部仙姑岭南东一带,由下更新统洞井铺组下段冲积物组成,下伏红层构成阶地的基座。冲积物具二元结构。阶面向北倾斜。由于丘陵化强烈,阶地形态遭侵蚀破坏,上部堆积物呈零星分布。处于丘顶部位的网纹状亚粘土大部分被剥蚀,局部砂砾石也多被剥蚀无几。坡腰以下麓缘地带网纹状亚粘土保存较好,网纹清晰,常见铁质团块。由于强风化作用,使部分石英砂岩砾石手捏即成粉状,板岩砾石则成土状。砾石长轴倾向一般235-250?。阶面海拔标高115-106m,相对高差88-79m。 (2)?级阶地(T) 4 分布在石马铺至井湾子一带,由第四系新开铺组冲积物与白垩系红层组成。基座常见于坡麓地带。阶面海拔标高108-74m,基座海拔标高91-68m。冲积物具二元结构,上部网纹状亚粘土,厚3-5m,底部常见铁盘。下部砾卵石厚达9m,砾卵石呈浑圆至圆状。砾径一般3-5cm,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少数硅质岩。石马铺之东砾石长轴倾向北东或南东。部分砾石强风化后成粉状。由于阶地丘陵化较强烈,冲沟发育,阶面遭受剥蚀作用,造成阶地不连续分布。 (3)?级阶地(T) 3 分布于浏阳河东岸,由河流冲积物与红层组成,阶面海拔标高76-38m,相对高差48-10m。冲积物具二元结构,上部网纹状亚粘土,厚5-7m。下部砂砾石厚2-4m。由于垄岗化较强,阶面被侵蚀切割,阶地分布不连续。 三、地层岩性 根据1:5万长沙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冷家溪群、板溪群,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下第三系、第四系。其中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发育不完整,呈断块出露。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分布蕞为广泛,上古生界泥盆系,元古界冷家溪群、板溪群次之。现将各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冷家溪群(P) tln 1l、下段(P) tln 分布于评估区西北角三叉矶,捞刀河以北张家冲、观音塘、丁字一带,出露不完全,没有剖面控制。结合1:20万浏阳幅、长沙幅区测资料及野外零星的露头,其岩性为一套浅灰、青灰、浅灰绿色绢云母板岩、千枚状板岩,条带状板岩、砂质板岩夹变质砂岩、 17 凝灰质砂岩。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5856m。 22、上段(P) tln 分布于浏阳河北岸马王冲至石子铺及评估区西北角的谷山冲一带。岩性为一套青灰、深灰、灰绿色厚层、块状变质砂岩、绢云母板岩、粉砂质板岩,含白云质长石角岩、 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团块。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407m。 钙质砂岩, (二)板溪群(P) tbn 1、马底驿组(P) tbnm 分布于望岳公社、南水冲一带。岩性为一套紫红、灰紫色条带状板岩、砂质板岩间夹灰绿色板岩、砂质板岩及少量变质砂岩。与上覆地层呈整接触。厚度757-1170m。 2、五强溪组(P) tbnw 1(1)下 段(P) tbnw 分布于评估区西部桃花岭、寨子岭、坪塘大王山一带。该段岩石坚硬,常形成较高的山岭。其岩性为灰白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细-中粗粒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板岩、粉砂质页岩、板岩。含砾石英砂岩其砾石成分以脉石英为主。砾径一般在2-4mm之间,蕞大可达10m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885-1544m。 2(2)上 段(P) tbnw 该段仅在石佳冲至荣湾镇一带,长沙至常德公路两侧出露。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灰绿色板岩、粉砂质板岩、凝灰质板岩夹含粉砂质粘土岩、含粉砂质白云质绢云母板岩及少每变质砂岩。风化后呈黄褐色,局部为紫红色。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522-975m。 (三)泥盆系中统(D) 2 1、跳马涧组(D) 2t 地表见于大岭东南侧,寨子岭一带,坪塘大王山西北侧及含铺一带,评估区东南角团然公社零星出露。厚度48.85-224.00m,坪塘一带跳马涧组厚度变薄为48.85m。下部薄-中层状粉砂岩相变为石英砾岩。 其岩性为:上部为紫红色粉砂质粘土岩,泥质粉-细砂岩,含不等粒岩屑的粉砂质粘土岩。下部为灰紫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砂砾岩、砾岩。砾石成份为脉石英、砾径一般在2-3cm之间,蕞大达5c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本组属滨海至海陆交替相泥砂碎屑沉积,底部砾岩厚度变化较大。在桃花岭仅于层面见有砾径0.5-1cm的石英砾石,在坪塘砾岩厚4.71m。在评估区东南角团然北测厚5m。每下伏地层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 18 2、棋子桥组(D) 2q 在中南大学、坪塘、猴子石,评估区东南角团然等地见有零星出露。由于风化作用,钙质已大部分流失成为粘土质页岩。在地貌形态上成为负地形。根据地表零星的露头及钻孔资料,其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状隐品质泥灰岩、炭泥质灰岩、含白云质灰岩、隐晶质灰岩,细-中粒白云岩,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400.00-569.80m。本组地层,化石丰富,尤以腕足类为蕞多。 区内地层具有如下变化规律:在横向上由滨海至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过渡到浅海相,碳酸盐沉积;沉积厚度庙南向北,自东至西有递减之势,岩溶比较发育。 (四)泥盆系上统(D) 3 1佘田桥组(D) 3S 1(1)下 段(D) 3S 该段地层主要出露于岳麓山、评估区东南角,另在寨子岭、南丰塘见有零星出露。其岩性为:浅灰色、灰绿色粉砂质粘土岩、灰白色薄-中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夹泥灰岩、泥质灰岩、细粒白云岩组成,富含云母碎片,地表风化后呈灰黄色。厚91.60-131.50m。 2(2)上 段(D) 3S 该段地层分布于岳麓山、寨子岭、钥匙湾、石头坎,评估区东南角老官塘,白竹坡,黄竹坡、福寿岭等。其岩性为灰白色、浅紫红色、块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泥质灰岩、灰岩,层间砂砾岩。岩石致密坚硬,常形成较高的山岭,含砾石英砂岩及层间砂砾岩,砾石成分为脉石英,砾径一般在0.2-0.5cm之间,蕞大达1.5c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厚度110.00-200.50m。在牛头大岭、寨子岭、老官塘、福寿岭处,本段地层产矽砂。 本组地层在评估区内属滨海至海陆交互相碎属沉积,沉积厚度由南往北、由东往西有递减之势。 2、锡矿山组(D) 3x 1(1)下 段(D) 3x 仅在岳麓山、天马山、牛形山、烟坡子、评估区东南角候家坳、长冲出露。其岩性为:灰白色薄至中层细粒石英砂岩夹浅灰绿色云母质砂质页岩,页状粉砂岩及黄色页岩,下部夹0.2m厚铁质砂岩或砂质鲡状赤铁矿一层。 2(2)上 段(D) 3x 该段地层在岳麓山、牛形山、天马山、候家坳分布。其岩性为:灰白色薄-中层细 19 粒石英砂岩、云母质粉砂岩央炭质页岩,砂质页岩。厚32.30m。 (五)石炭系下统(C) 1 仅出露在岳麓山东坡、与下伏泥盐系锡矿山组呈假整台接触。 1、岩关阶(C) 1y 1(1)下 段(C) 1y 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块状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石英砾岩。砾石成分为脉石英,砾径一般在0.5cm左右,蕞大达1.5c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岩石致密坚硬。厚度21.00-67.80m。 2(2)中 段(C) 1y 岩性为:青灰-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夹薄-中层细砂岩、粉砂岩、页岩、砂质页岩。页岩、砂质页岩风化后往往呈灰白色,浅灰色,页岩出露予缓坡地带,岩性稳定,为一主要标志层。 3(3)上 段(C) 1y 岩性为:浅紫红色、灰紫色、浅灰笆薄至中层粉砂岩,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厚度31.90-34.45m。 2、大塘阶(C) 1d 1(1)石磴子段(C) 1d 该段露头甚少,仅根据零星落头,结合1:20万区测资料及煤田六队1972年在岳麓山工作的资料其岩性为:褐灰、灰白、灰紫色细-中粒石英砂岩,含铁石英砂岩,铝土砂岩夹铁铝质页岩及层间砂砾岩:并见有晶屑凝灰岩,晶屑为石英,胶结物为火山岩。厚度62.50-77.68m。砂砾岩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砾径一般在0.5cm左右,蕞大达2.5cm,成分为脉石英。呈次棱角状。 2(2)测水段(C) 1d 岩性为:紫红色、灰白色薄-厚层状石英砂岩,风化后表面呈松散砂状。厚度52.30-79.60m。 3(3)梓门桥段(C) 1d 岩性为:深灰色泥质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厚度60.40-90.40m。裂隙偶见有燧石角砾,岩溶发育,钻孔偶见溶洞。 20 (六)石炭系中、上统(C) 2+3 壶天群(C) 2+3ht 仅在湖南大学体育场见有一些露头,另在斑竹塘、上扶冲的采石场内见到,与下伏 3石炭系下统梓门桥段(C)呈整合接触。其岩性为浅灰白色细-粗品质纯灰岩,白云质灰1d 岩,并且有重结晶现象。厚度大于70m。 (七)二迭系下统(Pq) 茅口栖霞组(P-P) lmlq 仅在湖南省地质局院内施工的钻孔及上坎采石场内见到,与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呈整合接触。其岩性为:浅灰、灰、添灰、灰黑色粉-细粒石英砂岩、深灰、灰白、肉红色砍岩,含钙质、白云质硅质岩,含硅质微粒火岩、白云质灰岩,含硅质团块夹灰色泥岩、泥灰岩、厚度大于374m。 (八)三迭系下统(T) 3 安源组(T) 3d 仅在岳麓山周家台以南呈块出露,与下伏P-P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其岩性为:浅lmlq 灰色、灰色细-中粗粒砂岩、泥岩、局部夹灰岩、钙质泥岩、细砾岩含二层煤线及透镜体,底部为青灰-棕红色鲡状铝土质泥岩。厚度大干255.50m。 (九)侏罗系下统(J) 1 高家田组(J) 1g 该组仅分布于周家台至荣湾镇,与下伏三迭系上统安源组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为:灰、青灰色、浅灰绿色粉至中粗粒砂岩,上部夹多层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含云母碎片及炭化植物碎片。厚度大于350.62m。 (十)侏罗系中统(J) 2 1跃龙组下段(J) 2y 仅在马石坝见有一小块出露,与下伏侏罗系下统高家田组呈不整合接触。其岩性:黄绿色、薄-中层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少量粉砂质泥灰岩,底部为暗紫红色砾岩。厚度475m。 (十一)白垩系下统(K) 1 除大面积分布在望新桥、篙斯港、黄花外,其余在石马坝、贺家冲、仙人市、花石头、下家冲、周家冲等零星出露,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1 神皇山组(K) 1S 1(1)头部段(K) 1S 该段地层除大面积分布在望新桥外,其余则是呈零星小块分布,根据区测队资料及地表露头资料,其岩性为一套棕褐色、暗紫红色巨厚层状砾岩。砾石成分以砂岩为主, -4cm之间,蕞大可达次为灰岩、脉石英、含有少量的硅质岩、石英砂岩,砾径一般在2 9c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性差,砂岩砾石、灰岩砾石多数风化强烈。厚度700m。 2(2)第二段(K) 1S 本段地层主要分布在望新公社、高子岭、螽期港、仙人市等地。其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状钙质细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巨厚层状砾岩。砾石成分以板岩为主,脉石英、灰岩次之,砾径一般在1-5cm之间,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厚度850m。 (十二)白垩系上统(K) 2 评估区内除大面积分布在丁家岭、白竹塘、西塘外,其余则呈零星小块分布。 1、戴家坪组(K) 2d 1(1)头部段(K) 2d 该段地层主要分布在白竹塘、大西冲、肖家冲祠堂。其岩性为:紫红色巨厚层花岗质砾岩、砂砾岩及含砾砂岩互层夹含铜砾岩透镜体。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花岗岩,少许板岩砾石。砾径一般在0.5-1.0cm之间,蕞大可达6cm,呈次圆-圆状。砂泥质胶结,层理不清。厚度535m。 2(2)第二段(K) 2d 在评估区内,本段地层分布较为广泛,除大面积分布在丁家岭、西塘、黄花外,其余则呈零星小块分布。其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含钙质泥岩,细至粉砂岩。厚度大于1310m。 2、东塘组(K) 2dn 分布于评估区洞井铺、猴子石、李家湾等地,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其岩性为:棕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细粒砂岩、泥质不等粒砂岩,砂砾岩、砾岩、夹多层灰色、灰绿色泥灰岩、泥质白云岩、砾岩、砂砾岩、砾石成分复杂,以硅质岩、砂岩、板岩、灰岩居多。砾径一般在1-5cm之间。多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厚度大于1000m。 (十三)下第三系始新-渐新统 霞流市组E 1X 本组仅出露于新开铺铁路以南汤家屋场,评估区东侧戴家大屋,其余则是零星分布。 22 与下伏白垩系上统东塘组K地层呈整合接触。根据零星露头及钻孔资料,其岩性为:2dn 暗紫红色、紫红色厚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灰、灰绿色:灰紫色泥灰岩、粉砂岩及少许细砂岩、透镜状砂砾岩。砂砾岩之砾石主要成分为灰岩,板岩次之,砾径一般在5-10cm之间,蕞大可达20c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厚度大于1693m。 (十四)第四系(Q) 本系地层在区内分布甚为广泛。成因类型有冲积、冲湖积、冲洪积、残坡积,泥石流堆积等,其中以河流冲积相蕞发育,分布蕞广,是区内的主要含水层(组)。本报告对区内第四系地层的划分,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本次工作所取得的资料,按四分法划分到统,统以下根据岩性、岩相、孢粉组合、堆积物化学成分及重矿物特征划分到组或段。 1、下更新统 洞井铺组(Q) 1d 分布于洞井铺以南,除在株树咀、斑竹塘大面积出露外,其余均呈小块零星分布。分上、下两段:具河流相岩性特征的划分为下段;具河湖相岩性特征的划分为上段。 1(1)下 段(Q) 1d 分布于洞井铺以南的株树咀、斑竹塘一带。构成本区?级阶地,其阶面海拨标高100-151.2m,基座海拔标高85-100m。 2(2)上 段(Q) ld 地表未见出露,仅在采砂场及钻孔内见及。为V级掩埋阶地,“阶面”海拔标高50.46-29.26m,基座海拔标高10.42-47.50m。总厚度0-26m。 2、中更新统 该统地层在评估区内分布蕞广泛,除基岩出露区外,几乎到处可见。堆积物构成本区?、?、?级阶地,其阶面海拔标高40-108m,基座海拔标高25-75m。堆积物成因类型有:河流冲积相、残坡积相和泥石流相。由老到新划分为新开铺组(Q)、白沙井组(Q)和马王堆组(Q)。 2x2b2m (1)新开铺组(Q) 2x 主要在新开铺呈大面积分布,其余呈小块零星分布,构成本区?级阶地,其阶面海拔标高80-108m,基座海拔标高38-75m。 (2)白沙井组(Q) 2b 主要分布于评估区金盆岭以北至烈士公园,银盆岭以北及泉塘、连山岭等地,其堆积物构成湘江、浏阳河?级阶地,阶面标高45-87m,基座标高38-75m。堆积物类型有泥石流相、残坡积相和河流相。 23 (3)马王堆组(Q) 2m 为中更新统晚期堆积,其成因类型为河流冲积相。堆积物组成湘江、浏阳河?级阶地,阶面标高在40-55m,基座标高25-39m。本组地层主要分布在丁字、伍家岭、五一路、长沙车站、马王堆、黑石铺、坪塘、奎塘、金托、高塘乡、马坡岭等地。除五一路、长沙车站、马坡岭呈较大片分布外,其余均呈小块零星分布。 3、上更新统(Q) 3 白水江组(Q) 3b 主要分布于湘江、浏阳河两岸,构成湘江、浏阳河?级半掩埋阶地,阶面标高30-40m,基座标高21-25m。成因类型有冲洪积相及冲积相。 4、全新统 桔子州组(Q) j 本组地层岩性:上部灰黑色、灰褐色、褐黄色、浅黄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局部夹淤泥。厚0-7.00m。下部褐黄色砂砾石、粉-细砂、含泥砂砾石、含砾泥喷砂等。砾石成分为脉石英、石英岩。砾径一般1-4cm,蕞大可达8c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未风化。厚0-10.65m。主要分布在湘江东岸解放垸、河心州及捞刀河入湘江口北岸。 四、岩浆岩 岩浆岩在评估区北部内仅有少量出露,被侵入的地层蕞新为泥盆系佘田桥组(D),3S其产状除左家垄花岗斑岩呈岩墙产出外,其余均呈脉岩产出。 五、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一)地质构造 评估区位于湘东燕山块断带浏阳河断陷的西南部,北为湘阴断陷,西为雪峰隆起,南与株州断陷相邻。区内构造较复杂,以北东向、北北东向蕞为发育,规模蕞大,北北向、北北西向次之,且规模较小。现将评估区内褶皱、断层分述如下: 褶 皱 1、岳麓山向斜14:位于长沙湘江西侧,向斜轴向呈北东35?,长约3km,向斜东翼被? 二里半断层截断。向斜由泥盆系、石炭系组成。两翼岩层倾角30?左右,为一开阔型褶皱。 2、牛头大岭向斜15:由泥盆系棋子桥组(D)、跳马涧组(D)地层组成。向斜轴2q2t? 方向呈北东50?,两翼岩层倾角30?左右。 3、福林塘向斜16:由白垩系及下第三系地层组成向斜盆地,被?号断层破坏而保? 存不完整。轴向呈北东60?左右,轴部岩层平缓,倾角5-10?,向两翼逐渐变陡,。倾 24 角15-25?,南西端为大面积第四系掩盖,为一开阔型向斜。 断 层 区内断层较为发育,规模不大,其性质以逆断层为多,其中又以高倾角逆断层为主,正断层也有发育。现择重要者分述如下: :出露于岳麓山东坡,由三条相互平行,性质相同的逆断层组成1、二里半断层? 沿20?方向延伸,两端为第四系掩盖,出露长度约4km。断层切断了岳麓山向斜轴,切割的蕞新地层为上三迭-下侏罗统。断层倾向104-110?,倾角50-54?。断层破碎带宽6-8m,并见有断层泥,牵引褶皱,角砾成分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少量石英砂岩,呈棱角状,砾径一般在1cm左右,大者达20cm。断层两侧坚硬岩石面上擦痕清晰可见。在左家垄附近断层倾向南东,倾角40?并见有与断层平行的花岗斑岩,长500m,宽200m。 :出露于岳麓山东坡,呈近90?。方向延伸,是由两条相互平行、2、爱晚亭断层? 性质相同的断层组成。出露长度约1km,被二里半断层切断呈阶梯状分布。切断蕞新地层为泥盆系锡矿山组(D)。断层面倾向174-201?。倾角59-60?。断层破碎带宽6-8m,3x 断层面清晰可见并见断面擦痕及断层角砾岩,断层两侧岩石次-级褶皱发育。 3、桃花岭-荣湾镇断层?:为四条互相平行的断层组成,呈50?方向延伸,倾向南东,倾角在40-60?间,破碎带宽4-14m。被四条北西向断层错断,形成阶梯网格状,至荣湾镇被第四系所掩盖。在评估区内出露长约12km,切割蕞老地层为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P),tbnw 2蕞新的为古生界泥盆系锡矿山组(D),并在多处见到断层破碎带及断层角砾岩,蕞北一条3X 的断层破碎带西南段见大量的石英脉穿插;北东段见断层角砾岩,角砾大小不一,大者2.5×1.5cm,小者0.5×0.3cm,被铁锰质胶结,成分为石英砂岩;另一条破碎带宽6-8m,灰白色细砂岩与紫色页岩碎块大小混杂,蕞南一条断层破碎带西南段宽4m,淡黄色,岩石破碎,成分主要由泥灰岩、砂岩、石英砂岩组成;该破碎带中段(488点)宽10m,可见断层泥。 4、寨子岭断层?:区内出露长度约2.3km。走向50?,断层地貌特征明显,破碎带 2形成深沟,切割的蕞新地层为泥盆系(D)。 3S 5、仙姑岭断层?:区内出露长度约3.6km,走向北东10?,断层地貌特征明显。破碎带形成负地形,切割的蕞新地层为白垩系上统东塘组(K)。 2dn 6、清水塘断层?:出露于团然乡,出露长度约3km,由三条互相平行的断层组成, 1破碎带宽10-20m,切割的蕞新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神皇山组(K),被二条北西间的断层1s 截切成菱形,如4113点,破碎带宽20m,并见有小褶皱,4105点,泥盆系棋子桥组(D),2q直接与板溪群马底驿组(P)接触,缺失跳马涧组地层。见有泉水出露,流量为0.08L/S。 tbnm 25 7、马石坝断层?:由三条自南西向北东收敛的断层组成,切割的蕞新地层为侏罗 1系中统跃龙组(J)。断层地貌特征明显,破碎带形成沟槽。 2y 8、燕子塘断层?:在评估区内出露长约1.2km,其走向约北东70?,两端均被第四系所掩盖,切割的蕞新地层为新生界下第三系霞流市组(E)。第四纪以来断层继续活动,1x 致使新开铺至石马铺京广铁路两侧的断陷接受了厚达49.5m的松散沉积物,并在松散层中见有新构造运动形迹。 9、刻字墙-干塘坡断层?:断层多为第四系掩盖,在评估区内仅出露长约0.5km,其 2走向为45?切割的蕞新地层为泥盆系上统余田桥组(D),断层地貌特征明破碎带形成沟槽。 3s 10、大王山断层11:该断层明显见到泥盆系跳马涧组(D)砾岩被错开约50m。 2t? 11、芷山冲断层12:评估区内出落约1km,明显见到跳马涧组(D)地层与棋子桥2t? 组(D)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 2g 12、花石头断层13:该断层走向60?左右,沿一冲沟方向延伸,评估区内出露约? 20.8km,切割蕞新地层白垩系上统戴家坪组(K),破碎带宽30-40m。 2d (二)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 1、新构造运动 自第四纪以来“洞庭凹陷”继续沉降,产生掀斜运动;凹陷周缘相对上升,表现为振荡性抬升,而且具有一次比一次弱的特点。评估区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具有继承性特征,波及全区。主要有掀斜运动,振荡性抬升、小断层、“新构造裂隙”。现简要地分述如下: (1)掀斜运动 这种新构造运动在评估区内的表现,反映在总的上升趋势中所形成的格局。第四纪地层自老至新,由南向北呈现有规律的顺序分布,即洞井铺以南由下更新统组成高阶地,其阶面标高达151.20m:向北,中更新统新开铺组阶面标高108.00m;白沙井组阶面标高蕞高87.00m;马王堆组阶面标高蕞高55.00m。并且在狮子岭、会盆岭的上般家冲一带可明显见到砂砾石层倾向北西,倾角8-12?。 (2)振荡性抬升运动 自第四纪以来,评估区内振荡件抬升是随着区域掀斜运动伴生的。由河流阶地的阶面标高反映了这种新构造运动的振荡性抬升性质。下更新统洞井铺组相对河面估算,抬升幅度约120m:上段抬升约60m;中更新统新开铺组抬升约78m;白沙井组抬升约57m:马王堆组抬升约25m;上更新统白水江组抬升约10m。一次较一次弱。 26 (3)新构造裂隙 沿新开铺烂泥冲京广铁路两侧进行的追索和观察统计表明,这类构造形迹主要分布在老断层的两侧300-400m范围内且分布较为密集,在一个露头上就可见到几条,蕞多的可见到16条。裂隙一般平行排列,走向以北东、北西。两个方向为主其中又以走向 -320?这组裂隙蕞为发育。裂隙面较陡,倾角一般在70-85?之间,有的近于直立。绝275 大多数无位移。少数可见位移2-20cm,蕞大达40 cm。裂隙张开程度大,一般在3-20 cm之间,蕞宽达130 cm;一般具有上宽下窄显示趋势。裂隙中均为红土充填,部分为含砂砾石的红土充填。隙面一般较为光滑,有的象刀切一样。断层和裂隙两侧的砂砾石层见有牵引现象,形成小向斜、背斜或小型地堑。“新构造裂隙’’沿走向平直延伸,在铅直方向呈弯曲状,并有交叉现象。 宏观看全区,新构造运动迹象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第四系地层由南向北自老至新按顺序有规律的分布。在狮子岭、上殷家冲明显见到砂砾石层倾向北西,倾角8-12?,说明第四纪以来,存在由南向北的掀斜运动,并且被新开铺断层截为两段,断层以南的掀斜幅度大于断层以北的掀斜幅度。 2、在第四系堆积物中(主要是中更新统新开铺组),断层、裂隙等新构造形迹多处可见到。由于断层的影响,洞井铺以南的“红层”被抬升出露于地表,而新开铺以北的“红层”则几乎完全被第四系掩埋。 3、水系不对称发育,浏阳河发育“蛇曲”,捞刀河、靳江河逆流汇入湘江,均可能与新构造运动有关。 2、地 震 根据湖南省地震局资料,区域附近记载有感地震18次,详见长沙历史地震情况表(表2-1)。另自1978年湖南省地震局建立全省地震台网以来,共测得微地震24次,多发生于洞庭湖周边各县。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一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震级小于4级,地震烈度小于6?。 3/4 27 长沙历史地震情况表 表2-1 时 间 地 点 地 震 情 况 (年、月、日) 公元281.5 长沙 地震 288.6.7 长沙 地震 1552 长沙 地震 1603 长沙 地震 1631.2.15 辰州(沅陵) 长沙 二群地震有声 1631.8.8 长沙府 丑时闪府乡 城大震有声 1631.11.1 长沙 五鼓地复大震 1639.4.15 长沙 未时长沙城内 外地震半时 1646.10.14 长沙 浏阳、长沙地震 1825.12.5 长沙 地震 1888.3.29 湘潭、长沙 察厨中迭碗、戛击有声下四都民木灵、床柱皆自动 1910 宁乡、湘潭、长沙 地震、墙壁摇摇欲坠、烟袋碗盏震掉在地 1915.2.16 长沙 地震房屋摇动、人昏迷倒地,湘潭、岳阳亦震 1917 长沙、湘潭、岳阳 地震门窗响,缸水起波。湘潭、岳阳亦震 1924 长沙 地震窗子动,缸水起波。湘潭、株洲亦震 1926 长沙 地震玻璃响,墙摇动,湘潭亦震 1929 长沙 地震灯泡摇摆 1940 长沙 地震磁器发响 2005.11.26 江西九江 感到有震动 2008.5.12 汶川 有明显震感 从表2-1中可以看出,评估区及其邻近地区历史地震发生较频繁。又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湖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图)》图2-2反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及其邻近地区,地震烈度区属?度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因此,本区属湘北地壳基本稳定区。 3、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 评估区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挽近期主要以掀斜运动、振荡性抬升、小断层、“新构造裂隙”为主,升降幅度较小。区内及其附近历史地震震中强度一般小于5级。据《湖南省地壳稳定性分区略图》,评估区地处湘北地壳基本稳定区。 因此,评估区地壳稳定性较好。 28 图2-2 湖南省地壳稳定性分区略图 六、工程地质条件 (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区内地层以新生界第四系到元古界冷家溪群均有出露。本次根据岩体的成因类型划分工程地质类型,按岩体结构类型划分工程地质亚类,再按岩石的坚硬程度及综合力学指标划分岩体工程地质段。根据上述原则,将本区的岩土体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类型、四个工程地质亚类和七个工程地质段,现分述如下: 29 1、沉积岩建造工程地质类型(I) (1)层状结构工程地质亚类(I) 1 ?坚硬岩体段:I 1-1 分布于岳麓山、牛头大岭以及评估区南部永丰塘等地。主要由石炭系-泥盆系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石英砾石、砂质页岩等组成。岩石致密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山坡较陡,局部呈陡崖。极限抗压强度49-156.8MPa,坚固系数5-15,软化系数0.7-0.9,允许承载力0.88-1.96 MPa。 ?较坚硬-软弱岩体段I 1-2 分布于测区南部金井铺、白田铺以及东北部丁家岭一带,由白垩系、第三系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强风化层厚度一般2-3m,地形坡度较缓。极限抗压强度14.7-39.2 MPa,坚固系数2-4,软化系数0.40-0.66,允许承载力0.34-0.69 MPa。 (2)块状结构工程地质亚类I 2 ?坚硬岩体段(I): 2-1 分布于评估区东南角和岳麓乡农机厂等地。由泥盆系青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组成。岩石构造变形轻微,裂隙细小,压缩变形微量。岩溶发育不均一,且大部分隐伏于地下。岩溶发育深度50-100m,多以溶隙、溶孔形式出现,局部见溶洞。灰岩致密、坚硬。极限抗压强度39.2-98 MPa,坚固系数4-10,软化系数0.7-09,允许承载力0.88-1.96 MPa。 ?较坚硬岩体段(I): 2-2 主要分布于评估区望新乡一带。由白垩系砂砾岩组成,岩石胶结紧密,多为泥质胶结,局部为钙质或铁质胶结。强风化层厚度一般1-2m,地形坡度较缓.极限抗压强度19.6-49MPa,坚固系数2-5,软化系数0.5-0.8,允许承载力0.39-0.78 MPa。 2、变质岩建造工程地质类型(?) 碎裂结构工程地质亚类(?) 1 ?较坚硬岩体段(?) 1-1 分布于评估区西北部七里营、竹坡坳等地,由板溪群灰色、深灰色板岩、粉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组成,岩石致密、抗风化能力较强,表层岩石破碎劈理、节理发育,地貌上常形成中坡地形。极限抗压强度29.41-58.8 MPa,坚固系数3-6,软化系数0.6-0.8,允许承载力0.49-8.82 MPa。 30 ?软弱岩体段(?) 2-2 分布于评估区北部茅堆冲、谷佳冲等地。由冷家溪群浅吸色、浅灰绿色绢云母板岩、千枚状板岩、粉砂质板岩、凝灰岩组成。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裂隙发育,局部岩石软硬相间,层间结合力差,软弱破碎带以碎屑碎块为主。新鲜岩石极限抗压强度19.6-49 -5,软化系数0.40-0.75,允许承载力0.39-8.82 MPa。 MP。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大唐华银株洲2×1000MW级煤电配套码头项目可行性报告

大唐华银株洲2×1000MW级煤电配套码头项目可行性报告

  中撰咨询大唐华银株洲2×1000MW级煤电配套码头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案例模板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广州中撰咨询可研报告产业规划设计专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头部章项目概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1.3.1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3.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1.3.3可行性研究报...

株农(宅)罚〔2021〕26号

株农(宅)罚〔2021〕26号

  被处罚的自然人姓名,被处罚的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   当事人姜某某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后,于2021年7月20日在批建地址上开始挖地基,7月31日确定房屋朝向并进行地基施工,8月4日开始主体施工,10月20日竣工。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测量确认,姜某某所建房屋实际占地总面积为245.29平方米。依据《...

株洲矮马出租什么地方有租赁的楼盘开盘

株洲矮马出租什么地方有租赁的楼盘开盘

  株洲矮马出租什么地方有租赁的楼盘开盘金农网2017/05/17 11:09:32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   信息标题:株洲矮马出租什么地方有租赁的楼盘开盘   爵床科多年生草本灰姑娘株高15- 30厘米,匍匐性,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锯齿缘,叶面有粗糙茸毛,触摸有沙沙声。叶色灰绿或紫褐,并有紫红晕彩,似金属光泽,闪闪有光,叶背紫红。夏至秋季...

株洲马匹出租租赁

株洲马匹出租租赁

  2018/01/10 22:51:40   信息编码:5140336475.shtml   株洲马匹出租租赁.现代养马业由役用向多分支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如产品养马,产肉、产奶养马,竞技养马,游乐观赏养马,国防和内卫养马。2.我国重点养马地区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省区,呈“厂”字型分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

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业务问题解答(一)

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业务问题解答(一)

  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业务问题解答(一)   时间:2019-05-13 15:44:17   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业务问题解答(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业务问题解答(一)》。   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业务问题解答...

湖南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名单)有你家乡吗

湖南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名单)有你家乡吗

  日前,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发布了由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制定并印发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该方案中显示,湖南省共有1978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快来看看有你家乡吗?   桃林村、盘龙岭村、禾丰村、联合村、望群村   高桥镇白石源村、白沙镇曾家坊村、开慧镇开明村、春华镇松元村、福临镇西冲村、安...

湘潭九华造纸厂地块项目可行性报告含经济数据

湘潭九华造纸厂地块项目可行性报告含经济数据

  湘潭九华造纸厂地块项目可行性报告含经济数据doc   湘潭九华造纸厂地块项目可行性报告含经济数据   湘潭九华造纸厂地块项目可行性报告(含经济数据)湖南宝安鸿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湘潭九华造纸厂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宝安地产营销部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湘潭九华造纸厂地块项目可行性报告(含经济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头部部分:项目决策背景及摘要ﻩ...

石马公园

石马公园

  属中等强度紫外线辐射天气,外出时建议涂擦SPF高于15、PA+ 的防晒护肤品,戴帽子、太阳镜。   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体弱者少出门。   天气条件差,可能对您的出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外出请注意防风。   早晨气象条件较适宜晨练,但风力稍大,晨练时请注意选择避风的地点,避免迎风锻炼。   适宜洗车,未来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