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高新区巧用资本力量助推产业链建设
依托资本的力量,从补齐株洲“风、光、水、火、储”能源发展的角度,为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增添后劲。日前,株洲高科集团旗下产投公司和中科创星对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数亿元天使轮投资,以助推中储国能在株洲高新区开展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近年来,株洲高新区另辟蹊径,充分借助资本力量,全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催生“链”式效应,推动各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的强大推动力。在当下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际,组建产业基金可以扩大资本市场的“朋友圈”。
去年1月,株洲高新区基于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组建了产投公司。今年3月,以国有企业整合为契机,又将高科集团的投资板块,天易集团和双创中心的投资业务整合到产投公司。目前,产投公司主导运营管理的基金2支,参与管理的基金8支,基金规模达到50亿元。同时正在主导组建2支基金,其中一支为规模10亿元的动力谷产业引导基金,一支为规模1亿元的智能制造成长基金。
广联航空是一家专业从事航空航天金属及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造、航空工艺装备(工装)设计制造、飞机零部件的制造、飞机设计制造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日,广联航空成功登陆创业板。产投公司参股的启元基金投资了广联航空,因此获得不菲的账面收益。
迅速成长的基金群体,为株洲高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资本的支撑。
12月15日,新材料链上企业——永盛新材位于新马工业园新建的厂房竣工。短短4年时间,永盛新材的年销售额从3000万元增至1.5亿元,并成功推出新产品1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近20项。其快速发展离不开基金的助力。高科时代发创智能制造基金先后分两次入股永盛新材料,投资2200万元。
方心科技是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入驻较早的企业之一,虽然技术成熟,但和很多初创公司一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入驻不久,在进行详细的评估后,高科发创基金拿出近300万元对其进行了股权投资。如今,方心科技已是一家销售额近1亿元的高科技企业。
株洲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科发创智能制造基金重点为区内具备发展潜力的智能制造装备及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服务,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蕞高5000万元的直接投资。目前,基金投了20多个项目,受益企业分布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链上。
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不仅需要做大做强本土链上企业,还需要引入外地优质企业。株洲高新区积极“走出去”,和外部投资机构展开深度“联姻”,不断接触链上优质企业,并通过投资的方式,将链上企业引进来。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企业,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持股。日前,产投公司和中科创星对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数亿元天使轮投资,并将在株洲开展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项目,为新能源装备产业链补链。在此基础上,还将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聚焦风电光伏并网、储能电站建设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园区产业项目、城市能源网络建设等,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我们一方面对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一方面结合自身优势和经验,对与该企业相关的产业企业给予重点关注,促其形成产业链条,营造企业产品上下游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业板上市公司科恒股份,是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锂电和光电涂布设备的“领头羊”,拥有超过150项国家专利。近期,科恒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株洲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我们经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的方式,通过收购股份实现控股上市公司,这在株洲高新区尚属首例。下一步,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展开系列合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