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芦淞区枫溪片区01、02、03、04单元控规(修改)
《株洲市芦淞区枫溪片区01、02、03、04单元控规(修改)》于2020年9月27日取得株洲市人民政府批复。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枫溪片区01、02、03、04单元,南临芦淞区区界与南环路,北临株曲路与庆云山路,东靠京广铁路线,西至湘江,规划用地面积为13.21平方公里。
规划区由湘江、天池路、枫叶青路、南环路、京广铁路、庆云山路、株曲路围合的区域,位于《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7年修订)的中心城区用地范围,面积约10.64平方公里。规划区内由芦淞区区界、慢城大道、航空大道、枫叶青路、天池路围合的区域,位于《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7年修订)的中心城区用地范围外,面积约2.57平方公里。
将规划区建设成为“江湾头部城、蕞美枫溪港、渔港文化村、幸福生态城”的生态宜居片区。
规划区居住常住人口容量约为13.6万人,其中包括现状保留的村庄建设用地的村民。
规划形成“ 一带、三心、三轴、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一带:由湘江沿线公共设施带与滨江绿地构成规划区的景观发展带。
三心:形成商中心、枫溪渔港文化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商中心即规划区内的商业中心,枫溪渔港文化中心即打造围绕枫溪渔港为主题的文化中心,福利中心即规划区内南环路南侧的社会福利中心。
三轴:沿南环路、枫溪大道、航空大道形成三条发展轴线。
五区:野区森林区、枫溪渔港文化旅游区、绿色智慧生活区、生态住宅区、健康养生及养老宜居区。野趣森林区为保留枫溪森林公园以及以此为基础打造的区域。枫溪渔港文化旅游区以渔港文化旅游为主的区域。绿色智慧生活区以高端智慧社区为主的区域。生态住宅区为生态宜居区域。健康养生及养老宜居区结合优良的生态本底环境,形成了养生宜居区域。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320.97公顷,其中建设用地896.4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67.86%(含发展备用地55.69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4.22%);非建设用地349.7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6.47%。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304.4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3.96%。规划一类居住用地面积为26.1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2%。规划二类居住用地面积为278.2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1.04%,其中住宅用地271.85公顷,服务设施用地6.40公顷。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A类)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9.4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86%,主要为行政办公用地、中小学和社会福利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54.6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10 %。
规划综合用地5.8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66 %,主要兼容商务金融、商业。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1.2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14%。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91.3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34%。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16.5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5%。
规划区绿地与广场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42.9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7.09%;人均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17.86㎡,其中人均公园绿地13.92㎡,居民出行蕞远300米即有公共绿地;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
1.规划区道路主干网结构为“五横、四纵”。
自北向南依次为江渌路、天池路(枫江路以东段)、南环路、枫叶青路、慢城大道。
自西向东依次为天池路(枫江路以西段)、枫江路、江湾路-航空大道、枫溪大道。
2. 城际铁路:规划株醴城际铁路于南环路南侧东西向穿过规划区,在规划区内未设置站点。
3. 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2号线预留廊道在规划区内沿枫溪大道布线号线预留廊道在规划区内沿枫江路-天池路-天枫路-枫溪港路布线。
规划根据《株洲市中小学教育专项规划》(2019年)控制要求,结合规划区内开发建设需要,规划共设置高中1所(含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1所、小学5所。同时充分利用周边区域中小学布局,以满足规划区学位需求。
根据规划区现状发展建设情况及需求,行政体育设施一处,配建体育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室、居民健身场地等社区级体育活动设施。结合枫溪森林公园、天池公园以及社区级小游园,设置居民体育健身设施。
根据规划区现状发展建设情况及需求,规划医疗卫生用地总面积为2.44公顷,本次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共7处,其中规划新建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位于江湾路与万寿路交叉口的东南角L06030726地块;其他六处均为配建,现状保留锦民医院、芦淞区疾控中心和庆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在新建的3处社区服务中心中配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株洲市芦淞区枫溪片区01、02、03、04单元控规(修改)》公布说明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