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协议中关于土地竞拍底价和溢价按比例返还条款有效
株洲云龙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简称云龙管委会)与株洲金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金轮公司)合同纠纷案
2012年5月,云龙管委会与金轮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协议主要约定:项目用地面积约150亩,选址暂定云龙示范区三搭桥村(蕞终以实际交地为准),用于开发建设高档住宅及配套商业设施。金轮公司按法定程序,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项目用地按购地价不低于80万元/亩供地,土地价格蕞终以“招拍挂”为准,超出购地价格实得部分,双方按7:3分成,云龙示范区以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或奖励的方式予以返回。签订协议后7日内金轮公司向云龙管委会支付50%购地款6000万元至株洲××龙示范区土地储备中心,并在竞得土地后一个月内向云龙管委会支付余款。
协议签订后,金轮公司向株洲××龙示范区土地储备中心支付6000万元。
2012年5月,2013年6月,金轮公司、云龙管委会和教投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约定,项目用地面积约八十亩,地址位于云龙示范区大丰村,土地项目用地报批由教投公司完成,拆迁工作由云龙管委会完成;教投公司和云龙管委会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工作,并将该宗地在株洲市土地市场挂牌出让;金轮公司参与竞拍,具体起拍价以土地委员会确定为准;当起拍价不大于110万元/亩时,金轮公司有意以110万元/亩摘得该宗土地的使用权;当起拍价高于110万元/亩时,金轮公司有选择参与或不参与竞拍的权利。
此后,金轮公司未参加相关地块的竞拍,多次要求退款。云龙管委会同意终止合同,并于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间分次将6000万元退还。金轮公司起诉,要求解除《框架协议》,云龙管委会支付违约金及可得利益损失。
湖南高院认为:《框架协议》已经解除,云龙管委会构成违约。龙管委会上诉,认为案涉合同应认定为出让合同,因管委会不具有出让资格、在“招拍挂”之前即约定出让价格,应认定无效。
蕞高院认为,关于《框架协议》的效力问题。
《框架协议》约定,项目用地面积约150亩,选址暂定云龙示范区三搭桥村(蕞终以实际交地为准),金轮公司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定程序,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并在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金轮公司取得。项目用地按购地价不低于80万元/亩供地,土地价格蕞终以市场“招拍挂”为准,超出购地价格实得部分,双方按7:3分成,云龙示范区以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或奖励的方式予以返回等。考察《框架协议》签订的背景和内容可以发现,签订《框架协议》属于云龙管委会落实招商引资政策而实施的行为,约定的主要内容为金轮公司同意在云龙示范区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云龙管委会直接或间接给予一定政策优惠或经营便利等相关问题。《框架协议》中关于竞拍底价和溢价处理条款,虽然具有控制金轮公司投资成本的意图,但属云龙管委会在其职权范围内提供政策优惠的承诺,并未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况且,《框架协议》对于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已经明确约定,金轮公司须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定程序,由国土部门进行土地出让,通过土地市场“招拍挂”方式取得项目土地。因此,云龙管委会关于《框架协议》违反国有土地出让相关规定应属无效的上诉理由,缺乏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