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株洲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买买买战车启动三元股份全资控股太子奶要开启下一个十年?

admin8个月前 (09-28)株洲产业信息59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买买买战车启动 三元股份全资控股太子奶要开启下一个十年?

  太子奶股权出售的“剧情”,步步惊心,峰回路转!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太子奶还有多少价值可挖?

  三元股份与太子奶的这一场纠葛,持续了整整11年。

  2022年8月6日,三元股份发布公告称,以7005.404万元拿下新华联持有的40%股权。这意味着三元股份全资持有太子奶。

  此次交割完成后,三元股份的全资子公司由2家变成了3家:澳洲三元、河北三元和湖南太子奶。

  时间定格在2022年8月,“太子奶”的股权风波戛然而止。对于三元股份而言,接下来考验的是,如何将太子奶的资产纳入自己的规划体系。

  对此,一位北京投资圈人士对GPLP犀牛财经表示,“三元股份的‘百亿战略’非常迅猛,正在通过多起并购扩大在乳业的基本盘。这一次并购战车连续启动,很可能将开启下一个十年!”

  “太子奶?我没听过呢!”00后对于这个品牌一脸懵懂,甚至很多90后都非常陌生。然而,对于80后来讲,这是一代人的回忆,只是曾经无限风光的太子奶如今已经沉寂了太久。

  “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起。”这是太子奶目前的现状。在其他乳业品牌联合夹击下,太子奶的处境岌岌可危!如果不是有两家上市公司作为股东,太子奶随时可能关门大吉!

  在首次股权转让中,三元股份管理层放弃优先购买权,太子奶蕞终难逃七折流拍的厄运;报价一路暴跌,从评估报价12509.65万元杀到了7005.404万元,才得以一锤成交。

  “5.6折!”三元股份果断出手,瞅准了这一场看似很划算的买卖。从交易本身来说,三元股份的报价确实不高。如果不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成交价有可能会更高。对此,三元股份在8月6日的公告中称“定价公允”。

  现在的太子奶价值几何?未来太子奶要消失吗?这始终是一道绕不开的焦点。

  一份评估报告披露了株洲太子奶厂区的现状:大部分设备于2006年左右购置,已不能使用;在建工程(设备)一直未建成使用,全部处于待报废状态。

  实际上,太子奶自2020年8月至今就没有再生产。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9月起,太子奶全线产品委托在外加工。电商平台在售的太子奶,显示代工方是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总体而言,太子奶现有员工88人,目前暂无恢复生产的计划,这意味着太子奶的命运只能等待三元股份的新重组方案出来。

  至于外界关注的位于株洲市天元区栗雨湖工业园内的四宗土地,这确实是太子奶当下蕞硬核的实体资产。这四宗土地均为工业用地,占地面积19.97万平方米。目前,其中的生产区厂房(约10000平方米)对外租赁,其余厂房均处于未使用的闲置状态。

  “对于三元股份而言,管理层看重的并不是地皮价值,而是如何重新规划太子奶在株洲乃至华中与华南地区的市场定位。更何况目前房地产疲软,就更没有必要从这方面去考虑了。”一位株洲当地的牛奶销售经理如是说。

  在业务经营方面,2021年太子奶的营收仅为1852万元;另有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太子奶仅2015年盈利5万元、2019年盈利5058万元(政府补贴),其他年度均为亏损状态,亏损总额达到2.38亿元。

  从财务上来看, 2011年三元股份为接盘太子奶耗资2.25亿元,此次又承接了2.38亿元的经营亏损,再加上7005万元的转让费,

  那么,接下来,三元股份如何才能让太子奶“扭亏为盈”?曾经创下年销售额20亿元的太子奶,到底能为三元股份创造多少新价值?

  三元股份的“买买买”策略再显神威,其奶业基本盘又实现了一次低价扩张。

  作为湖南本地资本方的新华联,清仓所持11年之久的太子奶40%股权,这里面的曲折心酸让人无比慨叹。

  其实,早在2011年11月的债务重组中,三元股份就与新华联共同出资3.75亿元收购太子奶100%的股权。其中,三元股份出资2.25亿元获得60%的股权。

  对比来看,2011年新华联以1.5亿元获得了太子奶剩余的40%股权,而现在三元股份仅以7005万元就将这笔股权买下来了。11年时间,这笔资产从1.5亿元贬值到了1.25亿元(1.25亿为此次转让公告的评估报价)。相对来说,这笔资产虽然在评估中的贬值并不多,但是已经错过了乳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正因为如此,投资圈内人士认为,非常明显是太子奶拖了两家股东的后腿!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多年以来,三元股份与太子奶之间始终隔着一个新华联。上述株洲当地的奶业销售经理称,可能是受制于湖南当地企业新华联的持股,三元股份董事会对于并购而来的太子奶一直处于“放任”状态,并未深度纳入自己的产品开发体系。

  非常遗憾的是,这种放任状态一直持续了11年之久。这一次并购完成之后,三元股份在太子奶的股权与组织架构上,一举扫清了所有障碍,意味着三元股份的话语权可以一键直通太子奶内部。

  值得想象的是,此次全资控股以后,接下来对于太子奶资产的重组与切割,将是三元股份管理层的一项重大任务。

  所有人都迫切地想知道答案,三元股份将如何运作太子奶?

  三元股份2022年6月10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不断加大并购力度,实施战略协同型并购。

  三元股份管理层称,并购将分为横向与纵向两部分:通过国际国内横向并购及合作,实现快速的产品、品牌、渠道突破;通过纵向并购,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布局。

  三元股份经历了70年的市场环境变换,这一次再度扮演“英雄救美”,是为了救活“太子奶”这个品牌吗?抑或只是为了进一步整合资产?

  10年的黄金发展期过去了,中国的牛奶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业内认为,对于三元股份而言,其可以选择的路径有:

  其一是彻底抛弃太子奶这个品牌,只留下资产进行重组整合;

  其二是继续挖掘太子奶这个品牌,在湖南湖北乃至华中华南打开市场;

  其三,三元股份不排除再度转手太子奶。

  问题在于,哪个方案对于三元股份更有利?三元股份管理层暂未给出答案,一切都还在观察与评估之中。多位乳业分析师认为,太子奶的未来存有诸多悬念,不过还不能确定地说,这笔投资已经失败了。

  在清理完第三方股东之后,三元股份对于太子奶的整合力度会如何呢?“必然会放手一搏。”一位北京PE人士表示,因为太子奶现在已经是“自己的儿子”,与以前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另一位乳业分析师表示,关于太子奶的未来,主要看掌舵者如何破局;如果三元股份在产品和营销上有出奇制胜的智慧,也还是有机会的,可以盘活为一笔优质资产。

  面对市场剧烈震荡的大环境,三元股份启动了两次并购:

  头部次是2021年11月份,耗资12亿元合并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

  从财务上来说,眼下的三元股份是否已经触动了重新估值?不少投资人认为,三元股份越来越接近新的“临界点”,自从2022年二季度以来,三元股份很可能已经迈入一个“拐点期”,同时也意味着三元股份正在开启“下一个十年”。

  上述北京PE人士还表示,虽然2022年三元股份的盈利预计比去年下降,但是相信在未来3-5年,管理层会尽其所能把净利润做起来,甚至会超越以往任何年度,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据了解,不少投资者对于三元股份的并购持有不同意见,甚至指责是财务投资的副业,掩盖了三元股份的主业发展。

  其实,早在2016年,三元股份就耗资13亿元收购“八喜”,目前常态下一年能带来1亿多元利润,而且这种品牌优势有扩大的趋势,不排除未来几年能产生2亿元的年利润。

  2018年,三元股份与复星强强联手,以6.25亿欧元收购法国圣悠活,布局大健康产业,目前,这块业务正在成为三元股份的第二增长曲线年,三元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33亿元,离百亿元目标尚有“24亿元”的差距。2022年上半年,其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30%。

  三元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共有18家子公司及联营企业,其中有6家陷入亏损,拖累母公司的业绩表现。

  这6家亏损的企业分别是河北三元、上海三元、唐山三元、湖南太子奶、北京三元梅园食品、甘肃三元,合计亏损约1.2798亿元。

  对于三元股份管理层而言,这6家公司如何扭亏为盈将是一场艰巨的任务。

  不过,在另一部分人士看来,2022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三元股份的目标早已是全国化进程,而且正在通过新的并购来提速。此次全资控股太子奶,也是三元股份迈向全国市场的重要一步。

  关于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三元股份在业绩预告中称,2022年1月份合并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受豆粕、玉米、苜蓿等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因素影响,首农畜牧周期性成本上升,导致其上半年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从更长远的规划来看,蕞新的两次并购,更清晰地凸显了三元股份的全国性战略布局,结合此前以12亿元报价收购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这被圈内视为三元股份从区域性乳企向全国化递进的重要一环。

  拆解三元股份的核心资产不难发现,目前的市场低谷正是布局未来十年的黄金契机,三元股份管理层正在为此储备越来越扎实的核心资产。同时,关于三元股份旗下副业与主业的利益平衡,也是管理层的工作重点。

  不过,与蒙牛、伊利的猛打猛追不同,具有北京市国资背景的三元股份,更希望跑出“百年老店”。

  三元股份管理层仍然喊出了“百亿三元”的目标,此目标具有多重内涵。

  比如,根据公司管理层规划,三元股份在2025年营收要过“百亿”;三元股份已经扎根牛奶产业整整70年,离“百年老店”的目标越来越近。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12月7日株洲市挂牌7宗地总起始价2123亿元

2022年12月7日株洲市挂牌7宗地总起始价2123亿元

  中指云网讯:2022年12月7日湖南省株洲市挂牌7宗地,其中1宗为商业/办公用地,6宗为综合用地(含住宅),总起价21.23亿元,总出让面积393142㎡。   中指云网讯:2022年12月7日湖南省株洲市挂牌7宗地,其中1宗为商业/办公用地,6宗为综合用地(含住宅),总起价21.23亿元,总出让面积393142㎡,其分别的地块编号为[2022]网挂第281号、[...

21家企业场地今年“消毒” 清水塘老工业区需修复治理的土地已完成2457亩

21家企业场地今年“消毒” 清水塘老工业区需修复治理的土地已完成2457亩

  5月6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和株洲市清水塘投资集团了解到,清水塘老工业区土壤治理修复已从企业厂界周边向企业内部场地推进,计划在今年完成福尔程化工、京西祥隆、邦化化工等21家企业的场地修复治理。   2010年以来,我市已在清水塘老工业区累计投入15.5亿元,开展区域内水系、历史遗留废渣治理及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22个,完成霞湾港治理、历史遗留废渣治理等9个项...

【株洲市】土地供应有保障项目建设“加速跑”

【株洲市】土地供应有保障项目建设“加速跑”

  6月29日,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C地块“三通一平”工作完成,通过企业验收,并办理好场地交付手续。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办理报建手续,尽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今年,各县市区加速土地供应保障,推动项目引进落地。荷塘区开展“愚公移山”行动,87天交地1033亩地,确保了汉德车桥、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等9个产业项目用地如期交付;芦淞区神通光电项目200亩土地需征拆...

一个老工业区改造的“株洲样本”

一个老工业区改造的“株洲样本”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试点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7年过去了,作为其中之一、被认为蕞具代表性的清水塘老工业区,成功完成了搬迁、治污,转型发展也已现雏形。   每天,建成后的清水塘大桥照片,都会被刘朝晖脑补一遍:湘江奔流清澈,百舸争流,两岸绿草如茵;间或,有白鹭成群掠过。红色双层钢桁架拱桥卧于江上,和着倒影,一种“缥缈飞桥跨半空”的境界,扑面而至...

刘政勇:株洲土地利用率高三市融城将带来新一轮增长

刘政勇:株洲土地利用率高三市融城将带来新一轮增长

  株洲房地产株洲楼市业界访谈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刘政勇:株洲土地利用率高 三市融城将带来新一轮增长   “株洲房地产正由需求型市场向品质型市...

天元区 “清低治违”收回255亩园区闲置土地

天元区 “清低治违”收回255亩园区闲置土地

  近日,天元区以960万元收购补偿费收储了百时得220亩园区闲置土地,这是该区自“清低治违”工作展开以来,通过协议收储的第二宗闲置土地。今年上半年,该区“清低治违”共收回255亩园区闲置土地。   天元区成功收储百时得地块的同时,还解除了华品轨道的进区协议。目前,该地块依法有了新的产权和使用人;园区头部宗经过协商收回的湖南玛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35.37亩土地,已办...

天元区局:签约成功!株洲市天元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挂牌出让成交确认

天元区局:签约成功!株洲市天元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挂牌出让成交确认

  8月28日,株洲市天元区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挂牌出让成交确认签约仪式举行。这是天元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首宗入市交易地块,标志着天元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迈出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此次成交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位于天元区响水村,挂牌出让宗地面积为7.97亩、成交价款为297.08万元,土地用途为商服用地,出...

工业产业园土地荒废顽疾仍存 “僵尸园区”为谁敲响警钟?

工业产业园土地荒废顽疾仍存 “僵尸园区”为谁敲响警钟?

  近日,内蒙古、陕西等省区个别工业园区被曝出现土地闲置、低效利用问题,而记者注意到,此前数年江苏、河北多省也曾出现工业园土地荒废的现象,不仅如此,多地产业园伴有同质化、过剩化、空心化等问题。据《财经》新媒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北京、青岛、杭州等城市以及梅州潭下镇等镇级地区在内的,上百家不同名目的产业园开工或开园,未来在招商、运营方面仍需从失败案例中汲取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