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株洲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admin2个月前 (03-25)株洲产业信息14

  在湖南湘潭天易经开区的热土上,一场关于产业模式创新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近年来,面对体制机制改革、高质量发展转型等多重挑战,天易经开区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开发建设运营+园区服务”的新模式,创新性推出了柏屹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更实现了降本增效、优化服务管理、促进产业集聚的显著成效,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柏屹模式”应运而生,开创产业发展新篇章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湘潭柏屹产业园项目是天易经开区引进,由湖南柏屹创新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50亿元,总用地1100亩,总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涵盖了单层厂房、多层厂房、研发中心、总部大楼及配套用房等多个功能区。自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一、二、三期的开发建设,产业园以其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投产企业超过120家,带动了5000余人的就业,其中,达产区在2023年实现了20亿元的工业产值,完成了1.3亿元的税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一系列成就不仅彰显了项目的成功实施,更体现了其背后的创新模式——“柏屹模式”。“柏屹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全、省、活、高、优”的五大特点。“全”意味着全方位的服务,“省”则体现了成本控制的智慧,“活”保证了企业的灵活性,“高”彰显了建设效率和亩均效益,“优”则体现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双重优化上。通过联合招商和优质服务,“柏屹模式”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科学定位与市场化运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定位决定方向,运营决定成败。“柏屹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科学定位和市场化运营的双重保障。天易经开区紧盯长株潭产业协同的发展机遇,结合园区“一主一特一先”的产业定位,精准发力。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重点从南部片区调整到靠近株洲的东城区,规划建设了天易创新城,并计划用5至8年时间,完成100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物业的建设,聚集5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力争将天易创新城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中小企业集群。

  目前,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已建成湘潭柏屹动力配件产业园和振洋轨道交通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引进了九宇新材、旭控电气等风电设备材料和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12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正逐步发展成为轨道交通产业配套的专业园区。

  在市场化运营方面,天易经开区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五统一”管理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市场化运作,高效化服务”,天易经开区通过实行集中连片开发、统一建设和招商政策,柏屹产业园形成了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同时,天易经开区还支持柏屹公司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将整栋厂房合理分区、分割办证、分别出让给主企业和配套企业,进一步推动了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

  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改革的灵魂”。在柏屹产业园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天易经开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为了保障项目用地、盘活存量资产、减少财政投资,天易经开区大胆改革创新,将415亩商业用地变性为工业用地,并创新决策了“商转工”的做法。

  此举不仅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还实现了土地出让金、报建费、建安营业税等净收入1.5亿元,同时未来每年可新增财税收入不低于6000万元。天易经开区还通过实行项目建设专班管理、专人服务以及“联合预审”一会决策等制度,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和入园企业服务效率。

  绿色发展是未来的趋势。2024年5月,潭州新能源与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合作实施的30MW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通过在园区内屋顶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绿色清洁能源的利用及供应。在有效降低园区能耗费用成本的同时,还为园区多家企业提供了坚实稳定的供电保障。

  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建成后,运营期内可累计发电约6亿千瓦时,节约23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万吨,为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绿色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复制“柏屹模式”,打造产业集聚示范区

  展望未来,天易经开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柏屹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方面,推行“柏屹模式”,按照“两区一中心”(高端装备制造区、新材料产业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规划,推动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滚动开发,打造产业集聚示范区。

  另一方面,复制“柏屹模式”,加快天易食品医药产业园(佳海食品医药产业园)建设,以福熙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带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天易经开区还在积极探索与央企国企、银行、社会资本等共建产业基金的方式,支持产业基金推进片区开发,破解片区开发建设资金难题。通过运用产业基金招商,引进头部企业、龙头企业入驻,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创新引领未来,模式铸就辉煌。天易经开区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推动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黄成)

  推动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湖高新区多个干净无纠纷工业园厂房带土地整体出售转让

东湖高新区多个干净无纠纷工业园厂房带土地整体出售转让

  金地威新江夏智造园-武汉市江夏区   光谷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庙山科技园-武汉市江夏区   高科园二路与高新大道交叉口-武汉市洪山区   东湖高新木兰智汇谷招商中心-武汉市黄陂区   光谷芯中心二期招商展示中心-武汉市江夏区   因大联科汉口北创智中心-武汉市黄陂区   东湖高...

探访株洲高新区五大园区!哪个是你的“梦中情园”?

探访株洲高新区五大园区!哪个是你的“梦中情园”?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新马创新城、天易科技城、汽车博览园   天台工业园是株洲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头部个高新技术园区。园区以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开发为主导产业,已引入时代新材、时代电子、钻石切削、南方阀门等企业,建成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天台金谷2个特色产业园区。...

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你省《关于审批〈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株洲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长株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要...

株洲工业新局

株洲工业新局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瞄准市场,开发新产品。图为该公司城轨事业部地铁组装车间。本报记者徐行摄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2日《全省新闻联播》“融城大略”专栏将推出《新五同:长株潭开启融城之门》,阐述三市新五同建设在一体化进程中的突破与思考。   ●湖南卫视2日《湖南新闻联播》将推出大型电视章回体连载:惟楚有材,而今要铸“软实力”;于斯为盛,...

株洲炎陵:加速推进高新区低效用地处置

株洲炎陵:加速推进高新区低效用地处置

  今年以来,炎陵高新区始终坚持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坚持产业为魂、项目为王、民生为本、效率为先;不断推进以“亩均论英雄”为指挥棒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向工业存量要发展增量,真正做到争优争先争效。积极开展存量用地盘活工作,举全体园区之力深入实施存量土地“清零”行动,加快解决批而未供及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利用,唤醒“沉睡”土地资源,挖潜增效缓解建设用地压力,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

株洲高新区企业“共享”449台(套)设备

株洲高新区企业“共享”449台(套)设备

  “我们开发产品,每个月要用到五六次这样的测试服务。在共享平台找到对应仪器,不仅缩短研发周期,研发成本还不到市面上的60%。”黎朝晖说。   株洲高新区打破信息壁垒,盘活园区闲置资源,搭建供需共享平台,实现闲置资源与短缺需求的灵活配置,探索园区版“共享经济”。“株洲高新区设备共享平台”自去年3月上线余项技术指标开展检验检测。目前累计注册用户1043个,74家企业完成...

株洲高新区工业地产开发首次向民资“招亲”

株洲高新区工业地产开发首次向民资“招亲”

  园区频道市州动态   株洲高新区工业地产开发首次向民资“招亲”   2014-12-05 09:31:14   红网综合讯(记者 朱洁 通讯员 夏义凤)“动力谷”建设或将因民间资本的加入启动“快进键”。12月3日,记者从高新区产业局获悉,《株洲高新区工业地产孵化器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实施,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的动力谷自主创新园...

株洲高新区:民营园区蓬勃之景正在显现

株洲高新区:民营园区蓬勃之景正在显现

  (通讯员 王娜)白色墙体、金属钢索,工业感十足的中南高科产业园在新马创新城内,慢慢揭开神秘面纱。中南高科湖南公司总经理吴昊泽确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这里创新氛围浓厚、人才资源丰富,相信我们落户园区会是正确的选择。”   从大汉惠普信息产业园到正在建设的株洲信息港和中南高科产业园,株洲高新区高水平开放,让这些民营园区投下了信任票,也用深化布局为高新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