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新消息】株洲高新区获批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2)
1、坚持生态优先。 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要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充分发挥开发区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转变发展方式。 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要构建符合开发区特点的创新体系,推动开发区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培育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产业集群。要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区域对外开放基地。要优化开发区功能布局,提升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
3、创新体制机制。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要在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营商环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动力。鼓励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开发区建立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形成各类开发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五个核心示范区之一。
2014年株洲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工业总产值1635亿,同比增长15%;完成财政总收入52.02亿元,同比增长18.3%。株洲高新区综合实力在全国114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排第28位,天元区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区,是中部六省唯一入选的非省会城市辖区。先后获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等16项国家级荣誉,和省文明城区、省平安区等50余项省级荣誉。
株洲高新区实行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下辖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技工业园、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金山科技工业园。逐步形成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和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汽车及零部件、硬质合金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55项,国家火炬计划7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90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95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5家,省级51家。创业孵化、投融资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拥有各类孵化场地220万平方米。
从2013年开始,株洲高新区进入了第三个十年的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发展阶段,基于自身较强的动力产业优势,提出把株洲高新区打造为中国动力谷的战略构想。未来十年,株洲高新区将围绕中国动力谷的目标,重点建设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EBD、汽车博览园、汽车产业集群、月塘生态新城、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等百亿工程项目,形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建成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发展成为中国动力产业的聚集区、中部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湖南乐业宜居的幸福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