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政策”开株洲土地市场新局我市土地规划、出让、招商等全环节迎来政策“加码”
11月24日,从市资规局获悉,经多方调研,结合当前株洲实际情况,株洲市已经打开了激活土地市场的“政策工具箱”。
过去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加码。
7月23日住建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随后,针对个别城市房价涨幅过快,住建部于7月29日约谈多个城市;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重申“房住不炒”的定位。
换而言之,国家明确房地产调控的“三稳目标”,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短期内不会改变。
调控精准度不断提高,覆盖面持续扩大,针对性不断加强,各地纷纷在土地市场优化调节方面发力。
把目光拉回株洲。株洲也面临房产去库存和土地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我市历年报批回来未供应和已供地未动工建设的存量土地已有不小规模,如何建设利用,加快沉淀资金释放受到各方关注。
另一方面,受宏观政策及恒大债务危机、本土房地产企业重组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突遇寒流,土地市场也被挟裹回落。
如何破解存量土地开发利用对存量房产的冲击,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关键!
11月11日,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做好资源统筹,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合理制订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从严从紧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要加强片区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分清轻重缓急,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以一个个空间组团的发展推动城市发展。
“既要确保商住土地有序供应,又要注重土地高效利用,使土地资源顺畅转化为发展增量。”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举措:“十条政策”确保土地市场“有序高效”
面对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形势、新变化,结合实际情况,株洲市开出“十条”药方。
提升项目规划品质。加强城市设计研究工作,降低城市居住区域开发强度,完善出让土地周边公共设施配套和片区教育设施配套,提高居住品质,提升土地价值。审批上严控配套不齐、环境不优的低质楼盘。
加强片区规划研究。从片区功能、定位、特色打造、路网规划、基础设施配套、投入产出效益分析等方面精准开展片区规划优化提升工作。
统一土地招商。高位推动土地招商工作,成立由市政府牵头的土地招商专班,统筹全市土地招商政策,杜绝土地控规公司分头招商内部竞争。坚持大区域整体开发理念,引进重点战略投资商。创新土地招商模式,探索“一次招商,分期供地”模式。
统筹土地出让。坚持“三统一”:统一供应总量,新增用地指标70%用于支持园区产业发展,严控市本级商住用地年度供应量,原则上不超过2000亩(约为年平均数的50%)。统一出让底价,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稳地价”工作要求,确保出让底价(起始价)的区域平衡。统一交易条件,结合宗地情况,在不影响公平竞争的原则下,统一设置不具倾向性、歧义性、排他性的交易条件,提高宗地准入条件和门槛,重点引进综合实力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拓展土地出让渠道。鼓励土地控规单位竞买商住用地,支持战略投资资本以独资或合作方式进行片区开发。
统筹土地资金管理。建立土地资金池,充分发挥土地开发基金杠杆作用。
鼓励项目自行配套。社会资本投资完善项目周边市政基础设施的,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按规划同步配建中小学,教育配套成本纳入用地出让起始价评估综合考量。
稳定房产土地市场。引导房企提供多元化产品,加大品质型、康养型住房开发比例;严格执行新建商品房价格申报制度,适当控制全年新建商品住房均价同比增速的空间幅度。
此外,还有分类清理征拆土地、组织开展征拆“清零”行动等举措。
据悉,市空间规划委员会2021年头部次专题会议已审定33宗商住用地出让方案,出让面积合计1856亩。下一步,将按照专项工作方案要求,分期有序供应。部分优质地块预计会溢价成交,土地出让成交价款将出现一定幅度增长。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土地工作各项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提高资源、资产、资金的统筹配置能力,切实做到‘降本增效’,维护土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纠 错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