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1-7月“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
,研发投入强度跃居全省头部。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总体来看,全市主要开放型经济指标呈现出平稳向好的增长态势,其中,利用外资、外经等指标增速较快,进入全省和一类市州前列。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个县市区地方收入增幅高于年初目标,包括:经开区
工作措施及成效:一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以加快建设中国动力谷为统领,以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温暖企业行动为主抓手,全力推进规划引领行动、园区升级行动、重大产品创新、工业优势产业链建设等重点工作。截至8月,全市18个规划全部完成修编,初步构建了现代化产业规划体系。全市6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4%,其中16个省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89%,44个市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82%。计划开发储备的40个项目完成28个,占年度计划的70%。1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快建设,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绿色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中车株洲电机入围全球汽车工业高端供应链体系、中车株机荣获中国质量蕞高奖,中车株机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建成投产;株洲成功获批全省首批5G试点城市,包揽“创客中国”全省决赛冠亚军,11家服务机构获评省中小微企业核心服务机构。温暖企业行动成效显著,帮助开拓市场、惠企政策大巡讲、金融温暖企业行动等“50条”举措171项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累计帮助企业解决1600多个实际发展问题,5.7万户企业享受各类减税降费超过10亿元,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1-6月,园区新引进、新开工、新竣工产业项目94个、81个、55个,占年度计划的78%、73%、63%;建成标厂面积57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71%;完成动态储备土地3929亩,占年度计划的130%;园区技工贸收入增长10.1%,规模工业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上交税金增长8.2%,园区“146工程”升级版稳步推进。二是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297家,已组织153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已有58家企业通过头部批认定,今年预计总数将突破500家,创新主体保持领跑态势。13个省重大科技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34亿元,占全年计划完成投资的71.15%,研发投入完成9.7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71.78%;47个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04亿元,占全年计划的63.9%,累计完成研发投入2.57亿元,占全年计划的68.64%,40个储备项目已完成28个。1-6月份,全市专利申请总量达到4153件,其中发明专利为126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99件。连续三年推进“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上半年认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37项,新注册企业数41项,目前已累计对接项目400余项,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新增产值超过300亿元。启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服务,纳入开放共享仪器设备2599台/套,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三是招商引资来势喜人。1-7月,全市新签约项目216个,投资额709.4亿元。其中,投资方为“三类500强”企业的项目18个,投资额386.9亿元;经省厅认定的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6个,投资额343.8亿元,在全省排第3位。一是夯实招商政策。先后出台了《株洲市关于促进招商引资的若干政策》、《株洲市“管行业管招商”工作实施方案》、《株洲市招商引资项目决策管理办法》等,极大优化了全市招商引资政策环境。二是领导带头招商。全市所有市级领导、县市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及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均有明确的项目引进任务,层层压实责任。三是创新招商方式。2019年1-7月,三个驻外招商联络处共签约项目63个,投资额568.44亿元。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中介招商,聘请了11位招商顾问,并与14家中介招商单位展开合作。四是推动项目落地。2019年,全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专项行动,市政府安排5000万元用于奖励项目落地工作。截至目前,2018年引进的254个项目中,已开工207个,开工率81.49%;2019年新引进的216个项目中,已开工90个,开工率41.7%。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