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阳卫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南省株洲市全力以赴抓好帮企、扶企、惠企除部分服务业企业全市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株洲市市长阳卫国。
《中国企业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株洲市做了哪些激活经济、拉动消费的新尝试有哪些收获
阳卫国为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影响株洲市多措并举多方联动。比如在3月初全市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被列为低风险区域后市委书记和我带头到餐饮店堂食消费协调解决餐饮行业复工复业难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此外株洲市部分副市长、区长和部门负责人也开展了直播带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市场的良好反映预计带动消费3亿元。
疫情期间株洲市还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了线上对接、项目直播推介等线c;精准发布电子招商地图通过“云签约”变“见面签”为“在线签”“邮寄签”实现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档、不掉线c;合同引资总额202.4亿元。
今年株洲市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和温暖企业行动重点围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16个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力争签约引进项目3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0个。
株洲市处于中部地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城市竞争必须在产业配套、要素成本、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优势形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下一步株洲市将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提升招商引资实效为建好“中国动力谷”提供强大动力。一是以产业链招商布局高端。由市领导挂帅1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链长带头抓招商一链一个发展规划、一批支持政策、一个承载园区、一支服务队伍全力推进“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专项行动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形成产业链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以驻外招商招大引强。继续发挥好北上广深驻外招商联络处的“前哨”作用认线年“湖南-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等重点经贸活动引进一批500强企业和项目。
三是以资本招商筑巢引凤。以产业基金为媒介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产业投资领域实施战略资本高位嫁接凸显“资本产业资本”的闭环效应。
四是以“店小二”服务招商落地。大力开展温暖企业行动强化服务机制建设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株洲市采取“四个一”抓好帮企、扶企、惠企除部分服务业企业全市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一盘棋”协同推进。按照“市内一盘棋”“行业一盘棋”要求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积极配合、协同推进。
精准出台“暖企10条”、农业“8条”、财政“9条”、金融“11条”、房地产“12条”等复工复产系列利好政策分类扶助企业渡过难关、复工投产。截至4月市本级财力为各类企业减免用能、租金、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社保费用等成本4.16亿元。
“一企一策”纾困减负。疫情发生以来株洲市向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派驻联络员2202名由驻企联络员每天收集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4000多家企业问题1万多个以暖心之举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企一链”延链建树。采取“一企一链”方式按产业链推进复工复产统筹解决产业链企业原料供需、生产配套、发展协同等方面问题实现产业链协同复工“齐步走”。
“一抓到底”优化环境。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帮扶市场主体”三年行动大力推行“集约式网上审批”蕞大限度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程度。
下半年株洲将在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大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和温暖企业行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稳投资持续加强中央预算内和专项债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清水塘产业新城整体开发、株洲火车站改扩建、三一株洲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稳消费持续开展汽车、家电建材大宗商品、餐饮等刺激消费活动全力实现消费回补倾力稳外贸实施一批境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国际货运班列组货、跨境电子商务等项目支持出口转内销稳住外贸基本盘。
此外紧盯“四新”增动能加快推进一批“新基建”项目落地特别是加快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华录湖南数据湖、株洲信息港、智轨ART二期、智慧株洲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阳卫国:为企业减负、为市场腾位,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市长刘志仁: 聚焦九大优势产业 打造六大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荆州市市长崔永辉: 打好“三张牌” 聚焦医疗大健康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培育集聚新兴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潜江市市长龚定荣: 达标三个“100%”,培育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