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工业用地“走出主城区”
工业用地的成交情况,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区市的产业布局,及未来几年产业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土
市场网的数据,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青岛通过招拍挂出让、已经签订协议的土地共有352宗,
其中工业用地出让112宗。从出让数量来看,近郊和远郊板块是工业用地供应的绝对主力,而传统主城区几无工业用地供应。这意味着青岛的工业项目向西部城区和北部城区布局的态势更加明显。
统计显示,上半年挂牌出让工业用地数量上,莱西位居首位,成交26宗;即墨成交工业用地24宗,西海岸成交23宗,胶州成交20宗,平度成交14宗,城阳成交4宗。传统主城区仅有崂山区成交1宗工业用地,该地块位于株洲路片区,为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用地。业内人士认为,这和近年来岛城工业布局的态势是一致的。从2008年开始,我市积极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青钢、海湾、双星等110家企业陆续启动搬迁,通过“腾笼换鸟”,这些搬迁企业在新址实现了转型升级,而原本老城区释放出来的土地则实现了更广泛的用途。
记者梳理发现,平度、莱西上半年成交的工业用地数量占了全市的1/3还多。业内人士认为,青岛市提出突破平度莱西攻势,加大对平度、莱西的产业扶持力度,对于平度、莱西用地数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体现了政策的引导作用。平度拍卖成交的14宗地中,有4宗地块位于平度市区,4宗地块位于南村镇。涵盖木竹材加工机械制造项目、耐火材料制品制造项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项目、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项目等。可以看出,平度新增工业用地,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相对传统的产业。
莱西上半年成交的26宗地块中,有21宗位于夏格庄镇,青岛广源泰如石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纷纷拿地建厂。记者了解到,之所以绝大多数工业用地集中于该镇,与夏格庄镇发展装配式建筑和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产业定位有关。该镇以装配式建筑被动房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为依托,吸引装配式建筑、新节能环保建筑等材料建材企业入驻,全力打造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记者梳理发现,在出让土地用途中,传统制造业用地依旧占据主流,有超过半数的工业用地被建筑建材、农副食品、机械设备等行业的企业拍下。这也意味着,未来一两年内这些工厂将投产,传统制造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以城阳区为例,城阳上半年挂牌出让4宗工业用地。其中,青岛海丰达海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件新型节能船舶配件项目地块,位于城阳区城阳街道墨水河北侧、青新高速西侧,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青岛亚坦文具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城阳街道墨水河东,属于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地位于棘洪滩街道荣海四路东、裕园五路南,用途为塑料制品业。
此外,新兴产业也在悄然崛起,频频在土地市场上拍地。数据显示,几乎各区市都有出让给新兴产业的工业用地。如西海岸有3宗地块出让给了从事智能设备制造的企业,还有多宗土地出让给了精密仪器和新材料研发企业。
同样属于新兴产业的华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拿下了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南侧、汉普森公司西侧一宗工业地块,总价2179万元,为医药制造业用地。
出让的土地数据显示,不同区市的产业发展有所侧重,如胶州的家具、建材、医药等产业用地相对集中,西海岸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用地量较大,即墨的海洋产业、服装加工业用地相对集中,而上述产业恰恰是当地颇具竞争优势的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胶州上半年工业用地出让面积排名全国头部。近年来,胶州实体经济活力焕发。不断实施新兴产业增量工程、传统产业提质工程,形成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家居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五个百亿级产业板块,入选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此外,胶州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着眼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等难题。在土地政策扶持、营商环境良好等各种因素的促进下,2019上半年,青岛国际机场集团、中外运智慧物流公司、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公司、福兴祥物流集团等多家企业纷纷在胶州拿地投资。记者梳理发现,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工业用地成交的热门区域,有10宗成交地块位于该区域,占了胶州上半年工业用地成交量的一半。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李德银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