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株洲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产业园区 - 产业园区 - 株洲市政府门户网站

admin6个月前 (09-28)株洲产业信息31

  国家级开发区1个,即株洲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一区三园”布局,包括天元区河西示范园、芦淞区董家塅高科园、石峰区田心高科园。

  省级开发区5个,即株洲经济开发区(株洲云龙示范区)、渌口经济开发区、攸县经济开发区、醴陵经济开发区、茶陵经济开发区。

  株洲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株洲高新区实行“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总面积328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2000年底高新区与天元区进行职能归并、效能整合,统一领导体制、财政体制、人事管理和机构设置,构筑了“株洲新区”。

  经过多年发展,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园区入驻工业企业7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50个。2018年,株洲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营业收入双双突破2200亿元。2017年株洲高新区在全国146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23,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

  目前,新区进入“三次创业”发展新阶段,全面推进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EBD、汽车博览园、汽车产业集群、月塘生态新城5个百亿工程,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动力谷”,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是为打造中国动力谷而建立的引进和培育企业研发机构的核心载体,位于长株潭“融城”核心位置,规划面积5382亩,其中产业用地约4739亩,配套商业用地约643亩,建设总投资约223亿元,预计可带动企业投资近300亿元。目前已经开发建设1000亩,完成投资60亿元。

  园区交通便利,距长沙黄花机场仅需35分钟车程,距株洲高新区管委会10分钟车程,到达武广专线分钟上沪昆高速。

  周边龙头企业: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城电脑株洲基地、株洲麦格米特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位于株洲市天元区分区规划九十八区,分为动力谷(一)和动力谷(二)。

  动力谷(一)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打造“两器两中心”,即加速器、孵化器、研发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动力谷大厦)。总用地面积约915亩,总面积约90万平米,涵盖了创新创业链的全过程。其中动力谷大厦、研发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人才公寓、文体中心等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动力谷(二)以风电产业园为主体导向,形成多规模、多种类、综合产业集群延伸带。用地面积约950亩,建筑面积约50万平米。

  高科栗雨工业园双创示范基地位于株洲高新区河西示范区内,由株洲高科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五大区域组成,即2个基础孵化基地:中小企业促进园、智尚科技大厦,3个加速孵化基地:高科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硬质合金工业园、新马金谷,规划总面积超过1490亩。

  (1)中小企业促进园: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是高新区栗雨工业园的启动区。园区占地面积86亩,建有标准厂房7栋,配套设施2.1万㎡,交通方便快捷,环境优美怡人。累计入园企业108家,在孵企业56家,累计毕业企业28家。

  (2)智尚科技大厦:整栋大厦建筑面积为9684.57平方米,共11层,其中1-3楼众创空间苗圃区2621平方米,4-11楼基础孵化区7063平方米。智尚科技大厦内设有多功能会议厅、培训中心、小会议室、项目路演区,基地周边配套设施齐全,给创业者拎包入驻式的体验。目前智尚创业孵化基地共有在孵企业34家,入驻团队20余家。累计入驻企业60余家,毕业10家。带动大学生就业500余人,是株洲市中小微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的理想孵化摇篮。

  (3)高科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总用地面积约774亩,划分五大功能区,即生产制造区、仓储物流区、办公研发区、展示贸易区、配套生活区。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建有34栋单层标准厂房,15栋多层厂房,2栋公寓、1栋企业会所及1栋活动中心,园区拥有现代化配套,引进企业147家。

  (4)硬质合金工业园:占地面积66.87亩,工业厂房与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3.25万平方米,建有6栋单层标准厂房,2栋综合楼及1栋配套设施。硬质合金工业园整合了株洲本土硬质合金产业,聚集硬质合金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一个硬质合金领域科技成果从研发、孵化、中试到产业化推广的新服务模式。

  (5)新马金谷:该园总用地564亩,以满足中小型企业研发生产,兼顾物流仓储、产业服务、商务休闲、生活配套等服务功能,建设低密度、生态型工业园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其中园区工业部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单层厂房约13万平方米,多层厂房约7万平方米。

  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位于株洲市天元区群丰镇,规划面积为3.669平方公里,园区以电子信息产业制造、智能制造和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为主导产业。项目距离长沙黄花机场50公里,距离株洲高铁西站仅1公里,区域内形成了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城际轻轨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现在正在建设中园区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0万㎡,其中,标准厂房、定制厂房总建面约60万㎡,总部基地约20万㎡,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约10万㎡,总投资约40亿元。截至目前已签约入园企业近50家,入驻率已达75%,聚集了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电子旗下中国长城科技集团、岱勒新材料、艾美新材料、立方新能源、ITO靶材、铼因新材料等一批优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为集聚的专业特色园区。

  株洲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现有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天台金谷两个孵化基地,分别位于泰山路和黄河南路,占地98亩,总孵化面积14.8万平方米。现有标准厂房6栋,配套服务设施2栋,其中天台金谷公寓12楼为创业苗圃,面积700平方米,园区有多媒体会议室、商务中心、配套公寓。目前,在孵企业190多家,其中留学人员创办企业3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26家。 每年可培养毕业企业2家以上,场内年工业总产值超过5亿元,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

  株洲国家高新区田心高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简称田心高科园)于2000年9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是株洲国家高新区“一区三园”组成部分。2010年,由湖南省发改委批准,以田心高科园为核心区成立轨道科技城,总规划面积为41.7平方公里(其中石峰区规划范围面积25平方公里)。园区现有轨道交通装备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拥有1家国级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4家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名中科院院士、42名国家级科技专家。2015年,石峰区引领轨道交通产业成为全市首个、全省第五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集群。

  园区位于石峰区联诚路79号,是石峰区打造的重点园区,是省市两级重点建设项目。园区以轨道交通产业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源动力,培育发展壮大轨道交通配套企业,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规划分三期建设,总投资约14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600亩,现已建成一期、二期工程,总用地面积46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已形成集生产研发、商务办公和金融服务等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

  株洲国家高新区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是2000年9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园区,是株洲国家高新区“一区三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区与东部醴陵、南部株洲县对外衔接的重要节点。

  交通便捷发达,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选址于此,京港澳高速、上瑞高速和多条省级高速组成畅通的公路网路,黄花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近在咫尺。

  规划面积83.6平方公里,其中通用航空城58.1平方公里,包括11.6平方公里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区、30平方公里整机制造与通航运营区、6.1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及配套衍生产业区、10.4平方公里航空小镇生活配套区;服饰城25.5平方公里,包括1.5平方公里的市场群板块、4.9平方公里的龙泉总部板块和19.1平方公里的白关服饰产业园板块。

  通用航空城先后被评为“军民结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小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蕞具投资价值的通航产业园”、“湖南省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园”、“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服饰城相继被授予中国服饰名城、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女裤名城、中国服饰品牌孵化基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等荣誉称号。

  株洲经济开发区(株洲云龙示范区)地处株洲市北部,云龙示范区是国务院2007年批复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

  北与长沙接壤,西南紧邻湘潭,是株洲与长沙融城的关键节点,是株洲打造湖南东大门的核心区域。交通便捷发达,沪昆、长株两条高速在此交汇,京港澳、规划中的长株攸高速侧畔而过。建设中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在此设有云龙站,连接长沙、株洲的城际干道云龙大道纵贯全境,其中央商务区到长沙、湘潭、株洲市中心城区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均不超过20分钟。毗邻有我国南方蕞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株洲北站和湘江千吨级码头。区内华强路、云峰大道、迎宾大道等7条主干道竣工通车,“七纵五横两互通”等骨干路网初步成环

  株洲经济开发区、株洲云龙示范区发展定位为“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两型生态新城”,重点发展轨道研发、旅游休闲、总部经济、职教创新、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目前已全面铺开了25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新建主次干道40余近100公里。

  轨道交通城横跨株洲市石峰区和云龙示范区,规划面积约36.6平方公里。园区依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轨道交通行业核心企业,以及株洲市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主导,建设集先进产业、现代服务、高端住宅、高品位城市功能配套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新城。

  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位于云龙示范区中部,规划用地范围约15平方公里,以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依托华夏幸福在招商引资和片区运营上的经验和资源,按照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引领、城市配套建设同步的设想,建设一座“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

  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位于示范区中部,总面积约3820亩,属于株洲市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230亿元。项目依托正在建设的湖南移动数据中心,重点发展大数据产业,推动全省大数据产业在云龙集中集聚。大数据产业园按照“一园多区”的思路分功能区实施建设,主要分为大数据核心产业区、创业创新区、科技研发区、总部经济区、交易展示区、综合服务区和衍生及配套产业区等七大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省及中部地区的区域大数据中心。

  湖南云龙文化旅游服务业示范集聚区位于长株潭核心区域、两型社会示范区株洲云龙示范区的北部,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依托云龙原生态景观和区位交通优势,以及方特旅游度假区、奥悦冰雪世界、云龙水上乐园、现代服务业总部行政园等已有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建设集主题娱乐、文化创意、动漫影视、旅游休闲、商贸服务、总部会展、高端地产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集聚区,打造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是省重点建设项目、省“两型社会”建设典范工程。园区位于株洲云龙示范区南部,控规面积1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25万人,学生规模约10万人,年均培训规模约10万人,目前已搬迁入园院校达9所。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汇聚优势职教资源,公共平台基本搭建完成,已成为职业教育界全国知名、省内引领的排头兵。依托院校优势,园区重点打造成为培训与技术成果孵化集聚区,培训认证、科研孵化、商业消费、房产开发和职教配套等产业初具规模。

  渌口经济开发区是1994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由湾塘工业区和南洲新区组成,规划面积18.5平方公里。毗邻株洲市区,滨临湘江,京广铁路纵贯全区,与武广客运专线、京珠高速公路、上瑞高速公路、浙赣铁路相距不足15公里,规划中的星渌大道和上瑞高速公路南线从区内经过,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交通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是长株潭“两型社会”核心区内的产业配套基地。

  南洲新区是渌口经济开发区扩规发展的新区,新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面积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品服饰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南洲新区标准厂房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共有厂房23栋(不含公租房和食堂),其中单层厂房15栋,多层厂房5栋,双层厂房3栋;公租房共有房间814套,总面积34911.96平方米;食堂6286.17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就餐。

  攸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1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集中区,2019年2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6年批准扩区后形成“一区两园”格局,即攸州工业园和网岭循环经济园。

  攸州工业园位于攸县县城西侧,成立于2003年,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攸县网岭循环经济园位于网岭镇北部,于2012年批复设立,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

  攸县工业集中区建立以来,始终以“建设工业新城、打造一流园区”为目标,一直秉承用新区的思路建设园区,用特区的理念经营园区,用禁区的措施管理园区,截止2018年底,入园落户企业13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7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建园以来,依托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发展形成了煤电能源、新型化工、战略新材、新型建材的产业布局和创新创业园、返乡创业园、总部经济园三大产业孵化平台。 园区坚持软硬两手抓,一手抓软环境建设,一手抓硬环境建设,着力打造让客商投资更舒心、让企业办事更方便、让园区发展更强劲的一流营商环境。2018年,在株洲市首次营商环境综合评估排名头部。

  醴陵经济开发区是2003年获批的省级开发区,由“一谷(中国陶瓷谷)一城(渌江新城)一园(东富工业园)”三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是醴陵市与株洲市融城的对接区域。现有企业325家,其中规模企业263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拥有211项国家专利、10个中国驰名商标、33个中国名牌产品以及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工人约6万,已形成以陶瓷、玻璃和新材料、交通装备制造为主导的“3+X”产业格局。

  醴陵经开区创新创业园位于国瓷路旁,总投资约为2.76亿元,占地面积5.61万平方米,按照3栋四层标准厂房、1栋六层生活配套用房及4栋六层标准厂房布局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2.18万平方米。

  醴商创新创业园位于醴陵市国瓷街道办事处横店村汽配城内,由标厂三期、四期两部分组成。其中标厂三期项目总投资为1.4亿元,占地面积44亩,按照1栋地下1层地上9层的公租房以及4栋4层标准化厂房布局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9.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四期项目总投资为2亿元,占地面积47亩,包括6栋4层标准化厂房,总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目前已投入使用。

  湖南茶陵经济开发区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茶陵县城南部;规划面积8.46平方公里,形成“一园三片区”格局,东至G106国道,南至下东乡孟溪村下孟塘,西至新火车站,北至下东齐心村七家桥。

  106国道、320省道、衡炎高速、岳汝高速、泉南高速及衡茶吉铁路穿境而过,紧临衡茶吉铁路客货运站,加上醴茶铁路、茶常高速,初步形成“4211” 交通架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物流便捷。

  开发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主导产业。目前,园区考核企业163家,其中获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省著名商标企业2家。

  2009年,开发区被列入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30个重点调度园区;2010年,被中国建筑陶瓷协会授予“承接建筑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称号;2012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连续3年评为市双文明建设红旗单位。2013年-2015年连续3年在全省产业园区发展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头部方阵。

  荷塘工业集中区前身株洲金山民营科技工业园,于2002年9月由株洲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3年获批为省级工业集中区。经过10几年的发展,园区形成了以医学健康、复合新材料和轨道交通三大产业为主导,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集中区内有国家火炬计划硬质合金特色产业基地,并成功搭建了“硬质合金产学研联盟”。同时,集中区是株洲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的组成部分,也是株洲千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之一、株洲市十大创业(孵化)基地之一。

  金山新城位于株洲市荷塘区东北城郊结合部,是长株潭城市群东线发展轴上的重要板块,距长沙、湘潭30分钟的车程,沪昆高速和城市外环线东环北路穿越而过,东邻仙庾岭-婆仙岭风景区,西接湖南省两型示范区云龙新城,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株洲市的东大门。园区面积62平方公里,开发区面积达11平方公里。

  园区“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复合新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已引进飞鹿、科能、美特优等企业40家,产值突破10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基本形成,已引进株洲车辆段、时代电气、格斯特动力等企业11家,产值突破67亿元。医学健康产业基地加速推进,相继完成株洲公益养老城(怡养园)、中医药种植观赏基地(留香园)和荷塘区孝文化园的策划工作,引进千金湘药、宁康医药等企业5家,产值达30亿元。装配式建筑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依托湖南五建、中天杭萧钢构、远大住工、三一芙蓉、中车长江车辆厂株洲分公司空间模块集成等装配式建筑产业项目,着力打造中南地区一流的建筑产业示范。

  嘉德工业园总投资10多亿,总占地671亩,计划分4期滚动开发,预计5年内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打造成中国中部地区工业园标杆项目。

  嘉德工业园25分钟内能直达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湘江千吨级码头及黄花机场,距货运铁路3公里,水陆空直达全国。

  嘉德工业园重点打造机械制造、新材料为核心的二大产业集群,园区规划了生产制造园、总部商务园、孵化科技园以及多个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打造一个现代化生态产业综合体。目前,生产制造园已开发了136亩,工业园一期已完成全部招商工作,18家企业也已全部投产。

  嘉德工业园(二期)以畅销的单层厂房为主,多层为辅,少量高层平衡容积率,在一期基础上进行设计优化降低成本,从结构形式及外墙材料上进行优选,达到既有品质感又能快速建设的满意结果。二期标准厂房招商已全面启动。

  金城•国投新材料示范园项目是株洲市、区两级重点产业园项目,位于17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之一荷塘工业集中区内,享受省直各相关职能部门政策和资金的协同支持,也是株洲市创新创业园区“146”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位于主城绝版稀缺地段,临近城市主干道、东环线,高速(京珠、沪昆、长株、长株攸)、高铁(武广、沪昆)、城铁(长株潭城际)、航空(黄花机场)等多维交通途径快速链接世界,具备绝佳的物流通道与采购半径。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11亩,共分两期开发建设,其中:一期(A地块)规划工业用地85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用于标准厂房建设,包含2栋2层半厂房及4栋4层厂房,一层层高6-7米,二楼及以上层高为4.2米,户型面积从488-2560平方米不等,一期项目开发投资额1.5亿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招商;二期用地26亩(C地块)用于综合配套建设,包含生产、办公、仓储、商务等各类型,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投资额为0.91亿元,招商火热进行中。三期用地面积100亩(B地块)用于定制标准厂房建设。

  炎陵工业集中区于2007年组建,辖区面积46.3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面积10.67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区两园(“一区”即九龙经开区,“两园”即九龙工业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园)。九龙经开区发展定位为:“产业新城、城市新区、产城融合”。产业定位为“三主多辅”:“三主”即做强做大业已形成的纺织服饰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同时努力把旅游产品及文创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多辅”即适时发展电子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技术、商贸流通等产业,形成“三主多辅”的产业体系。截至到2018年底,入区企业达到149家,投产企业达到96家,规模以上企业76家,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5%。

  炎陵工业集中区先后获评湖南省棉纺织产业基地,省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特色园区,2015年在全省132家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中综合排名第20位。

  炎陵创新创业园区位于炎陵县西城区西园,现有储备土地1200余亩,其中商业用地约500亩。为让园区的土地进入市场化经营,自2012以来加大力度投入西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共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标准厂房9栋(暂有三家企业入驻)、公租房一、二期(一期入驻率达80%有余,二期已基本完工,即将启动入驻)、西九龙大道、西九龙商贸街及所有的水电、绿化、亮化等正逐步投入使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

2022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

  年,全省软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着力提升关键软件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集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加快数字湖南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2016亿元,同比增长13.9%;软件业务收入达127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软...

36万片年中车时代功率半导体器件核心制造产业园开建

36万片年中车时代功率半导体器件核心制造产业园开建

  10月28日,中车时代功率半导体器件核心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中车时代功率半导体器件核心制造产业园项目位于石峰区田心高科园,占地约266亩,计划总投资逾52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年产36万片8英寸中低压组件基材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面向新能源发电及工控家电领域。   此前9月22日,时代电气对外投资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半...

【产业倍增乘势跃升】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开工投资15亿元助力株洲北斗产业发展

【产业倍增乘势跃升】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开工投资15亿元助力株洲北斗产业发展

  华声在线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许倩 邓筱雨)12日,株洲经开区,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开工建设。   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位于长株融城核心片区,占地面积750亩,投资15亿元,定位为“一心一环两翼”,即以北斗湖为核心体,环湖打造院士工作室、科创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板块,吸引集聚一批院士及高端人才团队到株洲发展,助力株洲北斗产业发展,打造株洲人才集聚新...

【株洲市】“多测合一”再提速 助力园区产业项目快投产

【株洲市】“多测合一”再提速 助力园区产业项目快投产

  7月15日,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印发《园区产业项目竣工阶段“多测合一”优化提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自当日起,株洲在全省率先实行园区产业项目竣工阶段“多测合一”优化提速。   《方案》明确,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项目竣工阶段测绘服务成果检查工作,创新“测绘机构信用承诺制、项目进展全程告知制、测...

中交三航局联合株洲市政府成功举办株洲清水塘新能源装备产业新城招商推介会

中交三航局联合株洲市政府成功举办株洲清水塘新能源装备产业新城招商推介会

  日前,为更好推介株洲清水塘产业新城的投资与营商环境,与株洲市政府政企合作,中交三航局联合株洲市人民政府隆重举行“央地联动,双碳赋能”株洲清水塘装备产业新城招商推介大会。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中交集团发展事业部执行总经理、中交产投副总经理、中交产业发展与运营联盟秘书长姚浩波,三航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龚海出席大会。   会上,姚浩波表示,中交产业联盟湖南秘书处将...

全省133家产业园区“排位”株洲高新区排国家级第二

全省133家产业园区“排位”株洲高新区排国家级第二

  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日前下发《关于湖南省2017年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综合评价情况的通报》。根据通报,在国家级园区中,株洲高新区排名全省第二;在省级园区中,醴陵经开区排名全省第八。   据悉,此次全省园区排名结果,是由省发改委对2017年度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133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不含综合保税区)进行综合评价。   2017年,株洲高新区...

制造名城挺进数字经济前沿

制造名城挺进数字经济前沿

  株洲培育“对标世界先进、服务国家产业”的工业软件生态,吸引华为落户——   新一轮城市竞争,数字经济成为重要一环。株洲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借力数字技术腾“云”而上,在数字经济领域攻城拔寨,推动制造名城由内陆城市走向数字经济前沿。   1月11日,株洲市工信局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去年,株洲建成智能工位1000个以上、智能制造车间(产线%...

加快“五好”园区建设奋力打造一流开放平台

加快“五好”园区建设奋力打造一流开放平台

  ,在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舞台、向创新要动能园区建设呈现稳中有进、加速奔跑的良好态势。月,全省省级及以上园区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其中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   一、围绕规划定位,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根据全省产业布局、各地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实际,依托《湖南省产业园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