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凝聚强大合力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凝聚强大合力
在“十四五”规划中,长株潭都市圈被赋予“打造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定位。作为全国都市圈先行者,长株潭开启了“中国头部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在中央及省市的大力推动下,长株潭三地在打造“三个高地”上率先突破,成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主力军。
从今天起,潇湘晨报推出“‘城’势而上”系列报道,通过走进三市企业、园区、绿心、学校、科创基地等处,采访他们推动长株潭一体化的建设成果,力求多维展现长株潭一体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呈现出的巨大变化和给三地人民带来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李琼皓实习生刘晓坚长沙报道
当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已成为承载发展要素主要空间形式。
国家战略为长株潭一体化带来了新的巨大发展空间。今年以来,一系列动作在三市间发生,从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到区级层面的跨地域创新合作,都体现了三地同心发展再起航的决心,也给全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现象。
“十同”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在长株潭一体化领导小组头部次会议上对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要求,即规划同图、设施同网、市场同治、三市同城、产业同兴、生态同建、创新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服务同享等重点内容。
这“十同”回答了长株潭如何加速成团晋级为大都市圈的问题。其中,产业的一体化,则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
从长沙驱车,历时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三一韶山产业园。这是三一重工在湘潭布局的“灯塔工厂”。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一重工投资超120亿元用于推进30余座“灯塔工厂”的建设,韶山正在建设的数字化叶片生产厂房便是其中之一。“灯塔工厂”的核心就是智能化生产,三一重工成为全球首家实现打磨工序完全无人化的企业。
2019年9月,三一集团首次在同一个城市签约两大百亿级产业项目,其中,石油装备产业园签约落户株洲清水塘。今年8月该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将填补湖南能源装备空白。
据统计,去年三一重工合计从长株潭地区采购占比集团外购采购总额超10%,涉及近500家供应商,主要采购单位为汉德车桥(株洲)、华菱钢铁、长沙联力、湖南星沙机床等。为此,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说:“在长株潭一体化宏伟蓝图下,三一重工倾力打造的多个‘千亿级’超级生态链蓄势待发。”
去年12月1日,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研发的“箱变顶置”WT3300D146风电机组在云南火木梁风电场成功并网,该机组为国产陆上首台应用箱变顶置结构的集成机舱集成方案,开创了将陆地塔基箱变作为机舱的模块化设计和应用的先河。
目前,该企业利用在风电行业的影响力,向风电行业积极推荐长株潭本地的供应链,提升长株潭本地供应链在风电行业的影响力,比如湖南蕞大的电缆供应商金杯电工,通过推荐,目前已经与风电行业其他整机厂开展了合作。
在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的生产车间,摆着10米长、4米高的机舱,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该公司单个陆上蕞大风电整机项目顺利出了质保,200台WT2000D110H80型的风力发电机组全优“毕业”。
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高首聪告诉记者,风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低成本的要求很高,促进了行业在降低成本方面的研发、创新,形成了风电行业的低成本优势。“作为整机研发制造企业,现主要供应链都来自于长株潭本地,比如说叶片、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优先在本地采购。每年供应链采购中,长株潭本地化金额占总采购额接近50%,比如2020年销售业绩接近100亿元,而长株潭范围内供应商供货额超过了47亿元。”
未来,三市将制定统一产业发展引导的思路,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加上长株潭地区汇集的省内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85%以上的科研成果等科创优势,将为产业竞合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三地优势实现“1+1+13”
4月10日,长沙、株洲、湘潭联合发布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1年行动计划,共同签署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等14个文件,涵盖产业、交通、生态、政务等50项具体任务,标志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
仅5天之后,在株洲金山工业园的一处会议室,岳麓高新区、雨湖高新区、株洲金山科技工业园三方正式握手,签下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园区“一体三互”先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告横跨三地的首个园区“联盟”就此成立。
会议上,三方会谈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相当强烈的合作共识。“产业有相似支持,有共同但不冲突,可以在上下游更好地融通。我们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竞合关系。”
在“一盘棋”思维理念、“一体化”政策引导下,长株潭三市都是主力军,充分发挥三地的资源禀赋优势,才能实现“1+1+1>3”的效果。
乘着“升级”国家战略的东风,长株潭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力争到2025年,长株潭三市10条重点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9700亿元,10条核心产业新增上市企业规模数量要达到5至10家,总数达40家,这些企业将形成规模效应、龙头效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