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率高达95%!四川大学熔融介质裂解制氢技术取得新突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大学芶富均教授团队在其研发的国内首套液态金属制氢设备基础上,在熔融催化剂材料制备、反应裂解炉设计和加工、在线连续排碳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顺利进入熔融介质裂解制氢产业化阶段。
目前,利用可再生能源+水电解的方案是大规模生产绿氢的唯一技术路线,然而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充沛地区往往存在水资源不足、远离需求中心等矛盾,存在高能耗、高成本、远距离储运安全等问题。因此,目前全球正积极探索低碳排放、低成本、可大规模应用的绿氢制备新技术。
去年初,芶富均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研发出液态金属热裂解装置,利用液态金属产生稳态热解温度场,结合液态金属本身的催化特性,可促进甲烷分子裂解形成氢气和固态碳,实现零排放、高效制氢。
近日,该团队又迎来新进展——历经一年半,成功开发了新一代绿氢制备技术——熔融介质催化热裂解制氢。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目前天然气重整制氢技术存在大量碳排放问题。”芶富均说,利用熔融介质催化热裂解制氢技术可以将天然气中的甲烷裂解成氢和固态碳(炭黑、石墨或石墨烯),无CO2排放,可直接利用现有天然气和LNG的基础设施制备绿氢。
“熔融介质热裂解技术基本原理是采用具有催化特性的熔融介质材料,主要为液态金属和熔融盐,作为高温媒介,使碳氢化合物中的碳氢键断裂生成氢气和固态碳,反应过程中无二氧化碳产生。”芶富均进一步解释,同时,相比于电解水制氢,催化热裂解所需能量更低,并且可以获得副产物碳,经济效益更高。
此外,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成熟且无区域限制,相比于电解水制备-存储-运输-使用的工业流程,催化热裂解技术只需通过管道运输天然气并在用户区域现场制氢,氢气储运成本更低并且安全性更高,可以满足绿氢在交通、电力、化工、建筑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通过十年来大量研究探索,团队掌握了催化剂材料制备、反应器材料选取、结构设计和制造等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了熔融介质制氢实验平台。”芶富均介绍,团队自主开发了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在1100℃下甲烷转化率高达95%。同时,发展了在线除碳新技术,可实现连续制氢。相关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通过调节反应器中反应温度、天然气流量、催化剂种类等关键参数,也可实现大规模石墨烯的生产等,极大地增大副产物碳的经济附加值。
“测算表明,氢气制备成本为18元/公斤,随着大规模应用,制氢成本必将继续降低。”芶富均表示,目前研究团队已建立中试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预计2024年实现日产100-500公斤氢气的中试目标。“中试完成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我们可提供两种技术解决方案,即集中式大规模制氢站和分布式撬装现场制氢加氢站。”
芶富均教授团队长期专注于高温液态金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这支科研队伍很年轻,科研一线的十余名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0余岁。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支持下,积累了丰富的液态金属制氢、储能、聚变堆偏滤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靶等应用领域研究经验。在液态金属制氢和制石墨烯等方面已申请了20余项专利,部分成果获得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川渝两地天然气及页岩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这是发展氢能的良机。”芶富均说。为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熔融介质裂解制氢可成为当下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制备绿氢,助力碳减排和优化清洁能源结构蕞有潜力的技术方案。发展该技术,有利于改善两地能源结构,促进天然气就地绿色转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我国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模型和路径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围绕制氢、储运、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工业领域氢能替代等领域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当前,发展氢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共识,加快氢能产
大规模光伏、风电的建设将是未来绿氢大规模应用的有力支撑,也是倒逼化工等传统高耗能、高排碳行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有力举措。此次下线标方制氢系统,很好地遵循了制氢设备向低成本、低能耗、高电密、高产气量的发展方向。近日,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倍优氢能”)蕞新
我国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模型和路径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围绕制氢、储运、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工业领域氢能替代等领域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当前,发展氢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共识,加快氢能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24日,东方电气氢产业科技应用示范园正式投运,该园区是国内首个制储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投运仪式在东方锅炉德阳制造基地隆重举行。德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周杰,东方锅炉和东方氢能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光平,东方电气集团科技信息部部长唐勇,德阳经开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20日下午,“链”上鄂尔多斯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推介会在深圳市举办,这是鄂尔多斯首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招商推介。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自治区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郝党政出席推介会并致辞,副市长王心宇、市政府秘书长张众志出席,副市长苗程玉主持。推荐会向粤港澳大湾区各界
盛氢制氢碱性电解水成套装备下线日,以“低碳未来绿氢先行”为主题的盛氢制氢碱性电解水成套装备下线仪式在盛氢制氢设备公司举行。佛山市南海区发改局总经济师梁柱荣、佛山市高新区南海园副局长何俊麒、南海区里水镇党委委员周可、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佛山市环境与能源院院长赵吉诗博士、鸿基创能有
头部元素争夺战!敢问中国“氢都”在何方
氢,是元素周期表头部号元素;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因为它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而且来源丰富,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来源:环球零碳编辑:郭郭撰文:维小尼何雨璐)中国是世界上蕞大的制氢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又是全球头部,在日本、德国、韩国、美国、澳大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投用
8月20日,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牵头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在佛燃能源明城综合能源站(以下简称“明城站”)正式投用,该套装置满负荷条件下4.8标方天然气可制取约11标方氢气,制氢纯度达到99.999%,单位产品消耗、装置紧凑度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氢能具有零碳、
海南:建立氢能全产业链 打造先行示范区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氢能方面指出:重点任务建立制氢、储运氢及用氢的全产业链,打造一区(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一环(全岛场景应用示范环)、多点(氢能产业发展落地平台)的氢能发展路径。促进旅游交通低碳发展,在万宁、琼海、陵水、文昌等市县,开展氢燃料汽车应用
河北石家庄市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近日,河北石家庄发改委组织编制了《石家庄市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详情如下:为强力推进我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依据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石家庄发改委组织编制了《石家庄市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一、明确发展路径氢能产业包括氢气制取、储存与运输、加
全国首座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启动!
8月19日上午,中国石化福建石油携手福大紫金、雪人股份共同打造的全国首座“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举行。“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是中国石化销售公司与福州大学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旨在进一步探索氢能领域为中国石化打造“中国头部氢能公司”目标做出贡献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投用
8月20日,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牵头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在佛燃能源明城综合能源站(以下简称“明城站”)正式投用,该套装置满负荷条件下4.8标方天然气可制取约11标方氢气,制氢纯度达到99.999%,单位产品消耗、装置紧凑度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氢能具有零碳、
广东惠州能源发展“十四五”:构建多元化氢能供应体系 推动氢能储运示范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1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惠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建设综合能源加注站。结合城市建设和油气电管网发展,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城市加油站、充电基础设施、液化石油气配送15站、油气氢电综合加能站,引导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互补发展;推动生
产氢2000Nm3/h!梅塞尔制氢项目落地株洲
7月22日下午,湘钢梅塞尔株洲制氢项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荷塘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柏文主持并致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佳敏代表荷塘产业开发区与湘钢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富进行项目签约。湘钢梅塞尔株洲制氢项目拟选址荷塘产业开发区金达路以北、金岭路以西、悦舍路以南K1地块,用地面
彭苏萍:按20%掺氢 2030年天然气掺氢全产业链产值可达1800亿元/年
一、前言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应用场景多元的能量载体,是连接传统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桥梁,成为当前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氢能,可以有效优化能源结构,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量,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将有效减少碳排放并降低环境污染,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氢能为要素之一,
国内首套“250Nm3/h小型橇装天然气制氢设备”通过鉴定
近日,气电集团牵头完成的我国首套“250Nm3/h小型橇装天然气制氢设备”科技成果顺利通过鉴定。鉴定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国成达工程、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中国海油等单位的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技术成果予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
中国学者利用天然气制备氢气和乙烷
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熊宇杰教授、龙冉教授研究团队与杨金龙院士团队付岑峰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团队姚颖方教授合作,创新一种催化剂设计,实现了高选择性制备乙烷和氢气,效率达到中温热催化甲烷无氧偶联水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甲烷是天然气、可燃冰、沼气等的主
60000Nm/h天然气制氢!西南化工院与华峰化工签约EPC总承包协议
2022年3月10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南院”)与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华峰”)签订“115万吨/年己二酸扩建项目(六期)60000Nm3/h天然气制氢装置”EPC总承包合同。该天然气制氢项目采用西南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蒸汽转化工艺和变压吸附氢气分离工艺,是大型天然气制氢的
惠生工程与Burckhardt签署签署氢气压缩机采购合同
1月20日,惠生工程(股份代号:与BurckhardtCompressionAG(简称“Burckhardt”)就炼油、石化及新能源利用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惠生工程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闫少春先生和Burckhardt售后服务事业部亚太区总裁兼Burckhardt中国区总裁李思敏先生代表双方签约。惠生工程在
国内首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250Nm3/h橇装天然气制氢设备调试成功
12月21日,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250Nm3/h橇装天然气制氢设备调试成功,该设备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与中化集团西南化工、佛燃能源联合研发。此套设备针对加氢站特点进行优化设计,可即时生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
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抓紧布局人工智能、氢能、未来通信技术、北斗导航、生命健康等新兴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构建陕西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终端用能领
千辆氢车!氢气产能6万吨/年!山东淄博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24日,山东省淄博市印发《淄博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0年)),其中指出: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到4000台,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500辆,氢气产能(外供)达6万吨/年,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突破200亿元,累计建成加氢站12座,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原文如下:
国内首个制储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投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24日,东方电气氢产业科技应用示范园正式投运,该园区是国内首个制储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投运仪式在东方锅炉德阳制造基地隆重举行。德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周杰,东方锅炉和东方氢能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光平,东方电气集团科技信息部部长唐勇,德阳经开区
中国和印度有潜力成为清洁氢气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有潜力成为清洁氢气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成为清洁氢的供应商和出口国,也作为清洁氢的主要消费国。清洁氢气有可能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产生的能源不会产生温暖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这是一种易泄漏的气体,生产成本也很
天然气掺氢(HCNG)内燃机技术及示范在内蒙古获得新进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2年8月23日,内蒙古乌海市科技局组织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掺氢天然气(HCNG)内燃机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推进会。乌海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江波主持会议并讲话,项目参与承担单位包括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柴油机重工有
推动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山西省将氢能产业联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24日,为贯彻落实全省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氢能产业链提质升级,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山西省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绿色转型,按照《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和《山西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倡议成立山西省氢能产业联盟
共9家氢能企业!张家港2021年度首批氢能产业扶持单位公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22日,张家港市发改委发布了符合扶持政策规定的9家单位,其中包括江苏东华港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嘉化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亿创氢能源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车氢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张家港富瑞阀门有
国内首个制储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投运
千辆氢车!氢气产能6万吨/年!山东淄博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
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
广东加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
万吨绿氢!国鸿氢能携手乌审旗、青岛城投共建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
共9家氢能企业!张家港2021年度首批氢能产业扶持单位公布
天然气掺氢(HCNG)内燃机技术及示范在内蒙古获得新进展
推动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山西省将氢能产业联盟
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
广东加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
千辆氢车!氢气产能6万吨/年!山东淄博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
国内首个制储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投运
天然气掺氢(HCNG)内燃机技术及示范在内蒙古获得新进展
捷氢科技与先导智能签约!共同推进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开发
北方股份与内蒙古电投合作开发氢动力矿用车
SK生态工厂与万国数据签署合作协议 进军东南亚燃料电池市场
三峡科技签约新源动力!共建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风氢扬科技与日立信股份签约!双方将在氢安全等领域展开合作
骥翀氢能全资子公司——骥翀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东方锅炉与中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海德氢能发布“氢舟”电解水制氢系统
支持绿氢规模化应用!希倍优1400标方制氢系统下线!
中国能建与山东能源集团签约!聚焦氢能等领域深化合作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5号院华文国际传媒大厦A座201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