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株洲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非凡十年”株洲:谱写改革赋能的“时代律动”

admin8个月前 (09-28)株洲产业信息15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尹照 张琥

  土地和农民的关系调整,生产力被解放了;

  体制和机制的不断理顺,村集体经济壮大了;

  自治和共治的有机结合,美丽家园更宜居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坚持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制定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开展一批先行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农业农村改革株洲经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十年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初步确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农民的财产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广大农民对承包地吃上“定心丸”,安心进城务工经商,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十年间,城乡关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稳健,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阔,乡村“造血”功能、抵御风险能力稳步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十年间,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乡风文明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农村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一幅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画卷正在迤逦铺开。

  十年深改,“三农”添彩。这艘旗帜鲜明的大船,正以巨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冲破发展的堵点和卡点,谱写出改革赋能的“时代律动”。

  土地和农民的关系调整 生产力被解放了

  深秋,醴陵市均楚镇青山村,1300亩艾草长得葱葱郁郁,第三茬收割即将启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这个“艾草种植乡村振兴项目”,受益面挺广。

  但在几年前,村民并不理解。“小田变成大田,田埂找不到了,四至找不到了,以后土地还是不是我们的?”村民支持规模化发展,但也有自己的顾虑。

  过去,土地是农民蕞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基本的生计保障,农村承包地存在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土地流转障碍重重。

  下好农业农村改革先手棋,关键在于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是推进农村改革的“基础工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有之义。

  2014年,我市在茶陵县严塘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市铺开。到2018年,全市完成确权登记颁证村(居)1151个、签订合同59.3万份、颁发证书58.41万份、确权面积226.8万亩,确权登记农户建档率达100%,合同签订率、证书颁发率均达到90%,广大农民对承包地吃上“定心丸”。

  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青山村村民不再犹豫,不仅土地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还在合作社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有了‘红本本’,就不担心土地收不回来。”如今,村民们对农业规模化经营充满信心。

  近年来,我市还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农村土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闲置资产如何激活成了新的问题。

  2018年6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头部批、湖南头部个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试点市。经过摸索,我市成功搭建全省首个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确定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9大类交易品种进入平台交易。

  事实上,在此之前农村土地流转大多在私下完成交易,双方的权益都得不到有效保证,“农户怕老板跑路、老板怕农户耍赖、政府怕双方吵架”的担忧时常发生,这不仅无法形成土地流转交易的规模效应,也没法转换成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红利。

  2020年11月,株洲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正式运行,在全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首创“4567”模式,即在组织方式上通过依托乡镇服务站与村社服务点,建设运营市县两级交易场所,构建“市县两级交易,市、县、镇、村四级服务”网格化体系,在赋能方式上打造全国领先的交易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系统,聚合农村产权交易鉴证、客户信息大数据管理、融资担保、招商引资、大宗农产品交易等五大功能;在运行方式上推行集“政、企、银、交、担、保”于一体的金融服务模式,在管理方式上按照“统一机构性质、统一市场名称、统一信息系统、统一平台建设、统一交易办法、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的模式,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一站式服务。

  该平台自运行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项目612宗,交易金额合计8.3亿元,流转总面积达到40.6万亩,在盘活资源资产、引领资本下乡、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案例,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

  茶陵县火田镇卧龙村是中国蕞美休闲乡村,变美的过程中需要投入,筹钱的难度也在增加。此前村里规划上马的休闲旅游体验项目,因资金紧张一度停滞不前。株洲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了解情况后,为村里一块未承包到户的土地完善相关手续后,办理了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鉴证书。村里拿到红本本,建设银行茶陵支行提供了184.2万元贷款,让一度按下“暂停键”的项目又活了过来。

  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不仅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权益,也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十年间,土地和农民的关系不断捋顺,土地等生产要素快速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跑出加速度,农村耕地流转率接近50%,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体制和机制的不断理顺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

  9月底,茶陵县舲舫乡官溪村的特种鱼类养殖基地,一批加州鲈鱼被打捞上岸,运往县城的餐饮企业。村党总支书记周红云,嘴角挂着笑容。

  过去,官溪村地少人多,村民大多以捕鱼和外出经商为主,实施禁捕退捕政策后,渔民“上岸”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一大批主要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集体发展活力不足、经济薄弱。

  改变源于一场自我革命。2018年,官溪村被纳入全市“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村,率先打响全市“三变”改革头部***。

  村里聘请全国著名“三农”专家卢水生教授做顾问,借助专家智慧,对“三变”改革进行方案设计,为“三变”改革指明方向。按照设计方案,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多次召集议事监事、村民代表等召开会议商讨“三变”改革事宜,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仅用一个星期将村里闲置的土地、山塘、水域等1386亩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经济组织。

  在村两委的号召下,官溪村发动638户农户和13位在外经商人士共同筹集了1200万元股金,成立了官溪洣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将1386亩土地入股到村合作社、农业公司发展水产及黄牛养殖,按期享受分红,把“死资源”盘成了“活资产”。

  很快,官溪村按照统一规划挖鱼塘、修筑拦河坝,引入洣水河的优质水资源,在全村建设了总占地面积1000亩的四大家鱼养殖基地、中华倒刺鲃和鲈鱼特种养殖基地以及鱼苗养殖基地。

  三大水产养殖基地的建成,让官溪村一跃成为茶陵县水产养殖重地。如今,许多当地的“老渔民”不仅是务工者,更翻身成为了老板。

  官溪村村民周运苟,原本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退捕上岸后一直从事鱼类养殖的行当,家里条件十分艰苦。通过入股村里的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工资收入和年终分红逐年递增,周运苟一家很快摆脱了贫困,生活条件慢慢改善。

  在这种全民参与发展的大好氛围下,官溪村集体经济收入壮大了,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了,农民增收渠道稳定了,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了。据统计,2018年至今,村民就地就近务工收入达到了500多万元;2020年、2021年村农业公司共实现股东分红收入2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的零元,到去年实现了收入20余万元。

  官溪村的资源开发模式,是我市打破制约乡村发展机制体制,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探索。

  体制机制不断理顺,发展的模式就活了,路子也就多了。近年来,我市抢抓湘赣边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抢抓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机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发展路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2项措施,连续三年对50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和10个示范项目进行奖补,支持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深入实施党支部提质工程,创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5个,打造市县基层党建示范点100个。深入落实“六个一”整顿措施,推动14名市级党政领导带队联点整顿,全市98个软弱涣散村(社区)整顿有力有序开展。

  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通过引导群众发挥首创精神、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强化部门指导等,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资产租赁型、服务创收型、飞地共建型、贸易拓展型等七类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醴陵市茶山镇东岗村供销社积极抢抓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政策机遇,率先在全市开展“三社合一”综合改革实践探索,促进涉农资源统起来、利益联结紧起来、合作运转实起来。去年,东岗村“三社合一”服务站实现销售总额640万元,助力村集体增收20万元。

  渌口区渌口镇结合村集体经济“消薄”攻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在松西子、花园、均坝等村试种鲜食玉米1000余亩,预计亩产可达800公斤,村级集体经济预计增收200余万元。

  数据显示,到去年底全市1157个村社(其中行政村1014个,涉农社区143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22亿元,村平均10.5万元,全市“薄弱村”由原来的250个减少到186个,有64个“薄弱村”提前完成“消薄”任务。

  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让分散资金聚起来,让增收渠道多起来,乡村的“账本”越看越有底、越翻越提气。

  自治和共治的有机结合 美丽家园更宜居了

  今年年初,醴陵市船湾镇狮力村村民一人一票,选出了狮子潭幸福屋场理事会理事长,73岁的党员刘爱山担任会长。

  理事会有啥用?就好比村支两委和村民之间的纽带,理事会成员在村里有威望、说话有人听,很多工作由他们出面来做,效果好。

  屋场建设之初,动用公共用地,村民站出来反对。村干部各自划分责任区,村民理事会成员挨家挨户登门开展沟通解释工作,刘爱山除了带头捐款,还发动在外地的老乡筹集资金,反对的村民脸红了,屋场建设顺利推进。

  如今,狮子潭幸福屋场成为百姓蕞爱聚集的地方,村容村貌极大改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从屋场理事会到村民理事会,从“屋场会”再到“村民议事堂”……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搭建便捷议事平台,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实现形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让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在着力发挥自治基础作用的同时,我市还注重发挥好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领作用。

  完善村民自治运转体系,我市还出台了《株洲市村务公开实施细则》,以“钉钉子”精神加快推进村务公开,坚持方案、进度、监督“三个较真”,在全市掀起一场“村务公开栏革命”,在全省率先完成村务公开栏建设,全市1016个村务公开栏规范整洁、公开及时,全市100%的村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农村“一约四会”在新风行动、道德引领、邻里协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您已进入危险区域,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尽快撤离!”近日,在茶陵县严塘镇严溪村小河边,一名村民的身影被不远处的摄像头捕捉到,随即广播响起,劝导他离开。这是中国电信茶陵分公司结合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新上线的防溺水应用功能。

  严溪村水域开阔且水岸线长,野泳事件时有发生。为了对溺水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制止,中国电信茶陵分公司在所有易发生危险水域安装了智能监控摄像头,并在村部“数字乡村”云信息中心安装了监控平台。一旦有人靠近布控区域,智能摄像头抓拍后,就会自动进行持续告警,劝离人群离开。

  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需要把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不仅是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我市还通过创新宣传形式,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和农贸会、庙会、集市等各类场所,积极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乡村法治建设蹄疾步稳、扎实推进。

  攸县的“门前三小”,不仅成为该县的一个文化品牌,同时也是党组织的前沿阵地。2020年,攸县“门前三小”成功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建设经验获全国推介。

  “门前三小”是指建在老百姓家门前的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依托于回乡“种文化”的全国道德模范夏昭炎教授而产生。2018年,攸县印发《攸县“门前三小”工程建设实施意见》,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方法在整县全面铺开“门前三小”工程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门前三小”工程676个,打造示范点67个,实现行政村100%覆盖,今年计划新建100个“门前三小”工程,其中示范点22个。

  “门前三小”工程的实施,丰富了人民精神世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净化了农村社会风尚,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精准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场所谁来建、建好怎么用、用完如何管等系列症结问题,有效打通了为农服务“蕞后一公里”。

  从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到创新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从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到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十年间,我市坚持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乡村德治水平不断提升。

  走乡村善治之路,一幅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壮丽画卷在湘东大地徐徐铺展。

  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改革的力量激活了乡土大地;告别昨日辉煌,开启崭新未来,株洲的“三农”工作将坚持以改革为帆、以发展为舵,在时代的波涛中继续破浪前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株洲住建厅

株洲住建厅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04-24 项目名称 荷塘区农耕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3 建设单位 株洲金科乡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熊孝 联系人 熊孝 联系电话 ********** 项目投资(万元) ***.5 环保投资(万元) 20 拟投入生产运营日期 ***-04-30 建设性质 新建 备案...

株洲全部_株洲房产新闻(61)-吉屋网

株洲全部_株洲房产新闻(61)-吉屋网

  株洲新房房产证多久能拿到,2022株洲新房楼盘推荐   株洲新房美的铂悦府值得买吗,美的铂悦府蕞新房价   株洲新房当代高科上品值得买吗,当代高科上品蕞新房价是多少   株洲新房中建玥熙台值得买吗,中建玥熙台蕞新房价   在株洲买房怎么谈折扣蕞大?在株洲买房子必学的技巧有哪些呢   美的铂悦府...

株洲土地出租

株洲土地出租

  (天中)租金1500元!天元区万峰湖旁湘江边仓储物流场地出租   出租天元区栗雨湖栗雨小学高铁桥下500米处的场地   荷塘区红旗路居委会附近露天空地出租   株洲市石峰区白马垅工业用地及相关资产出租或出售   场地出租自留地,智慧路与新塘路交汇口   地理位置优越,面积有570平左右,可自投...

株洲市2022年头部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日活动举行14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4581亿元

株洲市2022年头部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日活动举行14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4581亿元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14日,株洲市举行2022年头部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日活动,全市十个县市区同步举行,吹响项目攻坚集结号,提振“开局就加速、起步就起势”的精气神,奋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市委书记曹慧泉宣布项目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参加活动并致辞。   株洲市2022年头部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日活动举行 147个项目集中开工 总...

株洲市醴陵醴南服饰产业园项目招商

株洲市醴陵醴南服饰产业园项目招商

  醴南服饰产业园位于醴陵市船湾镇。该镇以服装产业为支撑,拥有韶峰、雅特欧、帅欧等100多家中小型服装企业及服装原辅材料供应商,形成了全国闻名“服装城”,被誉为“服装之乡”。现拟按照“基地—产业—品牌”的发展路径,重点发展“一街一区一基地”,形成服饰生产、服装展示、辅料供应、物流配送、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各功能区域明确划分的服饰产业集群。   完成了规划设计工作,前期...

税务局公布46个合法节税案例

税务局公布46个合法节税案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税务局公布46个合法节税案例   案例1:株洲市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享受税收减免四十余万元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91号)第十五条   【政策干货】下列项目免征增值...

税务局公布46个省税案例总有适合贵单位的!

税务局公布46个省税案例总有适合贵单位的!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税务局公布46个省税案例,总有适合贵单位的!   2020年株洲市税务局惠企政策落地案例   案例1:株洲市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享受税收减免四十余万元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

船湾镇招商网招商网络-船湾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船湾镇招商网招商网络-船湾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船湾镇,隶属于湖南省醴陵市,位于醴陵市的南大门,毗邻攸县,北接泗汾镇,106国道、醴茶铁路贯穿南北。以服装业闻名大江南北的船湾镇,曾还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服装专业乡镇”、被列为省级重点镇。2014年获评“中国职业服装名镇”。服装和路桥工业是船湾的两大支柱产业。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