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高新区成全省第三个千亿产业园区
本报12月13日讯(记者 唐爱平)今天,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成立2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是建区时的639倍、814倍和3285倍。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18亿元,成为继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后的全省第三个千亿产业园区,已形成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健康食品等等四个主导产业。
1992年株洲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20年来,株洲高新区突出园区建设、项目进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四大重点,已成为总面积达32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年来,株洲高新区综合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由建区之初的0.61亿元、1.25亿元、0.00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90亿元、1018亿元、30.55亿元。该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已聚集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工作站,先后承担“863”计划项目53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8个、国家创新基金127项。
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全区拥有工业企业489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3家。形成了先进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并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轨道交通装备、航空产业、汽车及零配件等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也正在逐步形成。目前,该区的轨道交通装备集聚了电力机车、时代电气、南车电机等一大批整车及关键核心设备制造企业,总销售规模达500亿。航空产业拥有中航工业、南方宇航、山河智能等骨干企业,2011年实现产值超过100亿;而在汽车产业方面,年产20万辆整车的北汽南方基地一工厂已实现新车下线,南车株洲所与曙光汽车集团合资组建湖南南车黄海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打造中国蕞大的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基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