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株洲高新区刷新项目招引到签约落地速度
(通讯员 王娜)1亿元的投资,3000平米厂房的体量。这样的项目,从签约到设备进厂需要多少天?在株洲高新区,答案是14天。
7月22日,株洲高新区“夏季攻势”活动项目之一——深圳市昊邺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昊邺”)精密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完成设备进厂开工,下月实现正式投产,再一次刷新新区从项目招引到履约落地的速度的同时,也为株洲高新区建设更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加动能、积累势能。
深圳昊邺总经理吴靖怎么也没想到,7月8日的一通咨询电话,竟然让企业新项目迅速在株洲高新区落了户。
主营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及销售,将华为、比亚迪的供应配套收入囊中,处于上升期的深圳昊邺,为何跨越粤港澳大湾区,来到株洲高新区?
“我们有个合作企业就在高新区,他们这几年发展特别好,也让我们有信心。”吴靖所说的企业,是位于天易科技城的株洲伟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近年来合作不断、产值、订单连年增长。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市场,看中的是前景。”吴靖坦言,同为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游企业,企业之间深知产业生态、产业环境的重要性。
株洲高新区成为不二之选。作为新区特色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轨道交通电子、大功率IGBT芯片、自主可控计算机整机、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为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16家,2021年,实现产值613.71亿元,其中产值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6家。
产业有基础、企业有订单,双方合作一拍即合。这次,深圳昊邺将在株洲高新区建设5G精密设备生产线,用于华为配套零件的生产。
天易科技城A2栋厂房,深圳昊邺机器设备已陆续到位。
随着设备而来的,还有一群企业的高管和技术研发人员,初期就手握2000万元生产订单,深圳昊邺想要用更快速的落地时间,来确保产品交付。
从企业注册、到确定厂房、再到装修改造,事情千头万绪,考验的是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
而株洲高新区仅用14天的时间,就给了企业蕞优解。
签约当天,完成企业注册;企业的生产设备体积大,需要一楼厂房,株洲高新区形成以管委会副主任黄继军牵头,经济合作局为主负责的服务队伍,在天易科技城、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等3处园区,逐一找寻,等企业拍板确定后,随即完成厂房改造工作,用于一期项目生产。
“株洲高新区的发展和产业生态非常好,用一句成语叫‘大有可为’。”吴靖说。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投产后,年底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未来,他们计划逐步扩大产能,与株洲伟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精准对接寻求市场,做大做强比亚迪配套供应,让“1+1>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