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经济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
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土地储备的法律法规,为株洲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服务。业务范围:依法取得土地,进行收购、收回、征用、置换、储备,并以备供应。
湖南省株洲云龙示范区云龙大道88号
根据条例和实施细则,我单位2022年无变更事项。
一是服务大局有新作为。为聚焦打造“三个高地”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我中心积极主动服务永磁动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8.8亩,建设永磁动力厂房、绝缘厂房、物流中心等生产建筑。为顺利推动项目建设,我中心主动协调沟通,一方面与建设单位湖南中车尚驱电气有限公司沟通,积极协调解决龙头铺街道处理征拆遗留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市国盛融城发展公司、兴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协调污水管网改道建设相关事宜,完成场地平整施工16万方土石方,管道施工总长约711米。我们遵循上下联动、横向互补、纵向联合的原则,全方位协调处理好企业与政府以及周边发展环境的关系。 二是土地储备有新保障。在确定拟储备土地和土地收购价格过程中,按照保障供应、保证收益和控制成本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核算工作,注重新增地块质量,尽力保障地块收益潜力。去年累计储备土地11宗,面积978.77亩,金额218045.9万元。以土地储备中心作为业主单位新组卷报批6个批次,面积约142.13亩;批回市2021年度第七十三批次建设用地、2022年度第八批次建设用地(职教城派出所)共计16.43亩。为保障项目用地报批、征拆工作顺利进行,通过提前谋划、主动协商,首次探索实施用地单位先行预付保证金方式(兴隆新材预付1200万元,奥莱有机硅预付500万元),为项目快速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土地开发有新气象。加大土地储备项目地块前期开发力度,不断细化和量化交地条件和标准,加强与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单位协作,长郡学校周边道路规划三路二期工程交付通车,云龙大道110千伏电力管线新建工程(红旗变配套管线)完成电缆穿管,水园路道路、云龙大道新增110千伏电缆埋管工程完成竣工验收。 四是盘活资产有新成效。唤醒低效资产,引新资促循环,完成两处闲置资产的租赁,长沙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过渡校区由湖南正盛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租赁,租赁价格71万元/年;林大西路宗地面积6.18亩,租赁价格4.95万元/年。同时,开展闲置资产清理,按批而未供、收购储备、预征等土地资产来源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共清理闲置土地3169.44亩。其中,批而未供储备土地463.52亩,收购储备土地896.01亩,预征土地1809.91亩。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首战之年,也是园区改革之后新机构运行的起步之年。我们将紧扣国家级经开区的战略目标和“五好”园区创建要求,围绕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地保障水平和土地筹资能力。 头部,摸清家底、做活存量。一是全面理清土地台账。针对批而未供、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等类别以及各国有公司控规土地情况分门别类完善存量土地台账信息,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地保障水平和土地筹资能力。二是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根据工矿等产业用地、商服等经营用地等性质,尽快形成有效的“闲置土地招商推介地图”,加大土地招商力度,尽快盘活北欧小镇187亩、长郡周边收储土183亩土地资源,提升经营效益。同时,加快开展研究生楼和校办工厂等闲置资产清查,不断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提升土地资产管理效能水平。三是完善资产处置管理。对于批而未供等闲置地块,探索实行业主单位出资、委托属地镇街管理的办法统筹加强日常管护巡查,杜绝发生二次征收等风险。同时,引入竞价机制,委托第三方对地上建筑物及租赁标准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作为租赁底价,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通过公开招标,提高租金标准,使每一寸土地发挥蕞大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精准出击、做优增量。一方面,做到精准供应。紧密跟踪全区产业发展和空间规划,围绕北斗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两主一特”主导产业,确保每年储备200300亩的产业用地保障项目落地需求。集中精力将兴隆工业用地(10.5525亩)、奥莱有机硅(50.031亩)、中核云峰湖(7.389亩)和北大金秋(52.48亩)等项目用地总计120.58 亩精准挂牌出让,加大北欧小镇、长郡周边收储土地等经营性用地推介力度,提升土地资源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做好要素保障。以创建“服务型+效能型”中心为抓手,主动对接招商、产业等部门做好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的工作,按照“洽谈即服务”模式提前介入,靠前布局,提供优质服务。推进前期开发建设,完成黄泥塘路、规划三路二期、规划道路二东侧(云龙实验学校周边)边坡滑坡治理工程招标建设,完善收储地块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 第三,多措并举、做实保障。一是抓好“户口”管理。积极对接市土地储备中心,力争将株洲经开区土地储备中心纳入国家土地储备机构名录库,进一步理顺土地储备管理机制,规范筹资方式。二是加强业务标准化指引。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出台“1+3+3”制度管理体系(1个总揽文件、3套管控流程、3项保障办法),加快构建土地储备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提升土地储备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夯实资金保障。调整优化土地供应模式,用活土地出让提留政策。鉴于云发集团已实质并入市国投集团,建议管委会调整区国有土地出让成本结算办法,参照市级政策相关规定执行,商住用地成本结算不超过土地成交总价款80%,产业用地成本结算不超过土地成交总价款90%;同时,对商住用地的国土财力按20万元/亩计提,产业用地按10万元/亩计提。通过建立储备资金“蓄水池”的作用保障土地收储、开发管理及遗留问题处理等相关支出。四是创新争取社会资本。在财政收入压力加剧的严峻形势下,超前谋划储备项目,主动研究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积极探索产业基金、风投资本参与土地二级开发模式等,提高资金争取的成功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