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罗咸辉
湖南工业看株洲,株洲工业看石峰。株洲石峰区工业资源非常丰富。新中国成立不久,株洲即被列为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落户株洲:我国一五期间“156项”湖南有四项,其中三项在株洲;后续的“694个限额以上工业建设项目”株洲有7项。而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在石峰,与之配套的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化工厂、株洲冶炼厂,株洲钢厂也都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根和发展。株洲创下了新中国工业史上340多项头部,其中石峰就多达一百多项,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如中国头部台电力机车、中国头部台传动就诞生在石峰区。目前株洲轨道交通装备成功晋级世界千亿(万亿)产业集群,石峰功不可没。
工业作为株洲蕞硬核的基因,它是与长沙、湘潭两个城市实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蕞稀缺性资源。石峰区发展工业旅游,正逢其时,使命所归。这是由石峰区在湖南工业、乃至中国工业史上的发展地位所决定的。因此,个人觉得,石峰发展工业旅游应该跳出石峰,立足株洲,讲好株洲工业故事和湖南工业攀登史。一方面立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走数字科技赋能之路,讲好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故事。另一方面要立足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巧用清水塘工业遗址这个宝库,走好寻根之旅,溯源工业,融入时尚与活力,变工业锈带为文旅“秀带”,强化这座城市的工业基因,打造工业精神传承高地。
从一些优秀的实践成果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石峰区文旅发展在探索工业旅游这块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利用数字科技赋能,打造了一批工业文化地标,如中车株机公司荣获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进一步擦亮了轨道交通金字招牌。清水塘1956文化艺术中心,创作了一批以工业为主要元素的文艺作品,为株洲工业插上了文艺的翅膀。还有正在倾情推出的匠心智造工业研学之旅,株洲数字工业创新中心,有望引领工业旅游的新潮流。
欣喜的同时,也深感石峰的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这块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石峰区目前拥有省级工业遗产3处,市级工业遗产2处。分别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办公楼,株洲电力机车厂筹备处(科技楼)。市级工业遗产为株洲洗煤厂高炮阵地(一说洗煤厂波兰专家楼)、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门楼。
而清水塘工业遗址,作为一五二五时期轰轰烈烈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从一片蛮荒之地发展为近300家企业的高度集聚区,在21世纪的时代洪流中,关停并转261家,成为全国21个老工业转型示范基地。这样大规模的壮举,在湖南是较为罕见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清水塘工业遗址按照保护、保留、拆建三类进行处置。保护的21处,保留的29处。据我所知,相关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尚没有系统开展,特别是对于这些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核的挖掘很不够。如133米的烟囱,株洲冶炼厂厂志上对于它设计的由来,苏联专家的指导都有详细的记载。
对于区里目前保护和保留的厂房,设备设施和生产工艺尚没有系统的利用思路,缺乏整体的利用规划和招商引资思路。
四点建议:一是马上启动收集工业老物件工作。二是建议整合现有工业遗产,申请国字号。三是定期举办清水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活化论坛。四是举办清水塘遗址规划、文创设计大赛。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天台路 邮编:412007电线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