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株洲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幸福株洲新风景

admin6个月前 (09-28)株洲产业信息13

  第02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3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5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8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1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株洲市农业农村局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三江村迎来丰收。

  手工制作的苗妹子豆腐,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新时代乡贤罗立新在白关书院教孩子们练习书法。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

  (本版图片均由株洲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巍巍罗霄山东麓,广袤湘东大地,稻菽千重浪,乡村美如画。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将“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以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接续奋斗谱华章,千里沃野织锦绣。

  近两年,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背景下,株洲市农业农村部门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获得感持续提升,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贡献力量、奠定基础。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万吨左右

  9月中旬以来,攸县5.2万亩杂交水稻迎来收割季,农户正忙着抢收。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攸县通过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每亩地成本降低100余元。

  攸县被誉为“湘东粮仓”,去年粮食总产量43.65万吨。今年,该县全面推进抛荒耕地治理,水稻种植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粮食总产量或超去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4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蕞大的国情。

  “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三农’工作两条不容有失的底线任务。”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表示,“株洲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要求,着力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努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巩固粮食生产能力。”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深入调研,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坚决防止耕地抛荒,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目标明确,措施精准。株洲迅速出台严格补贴发放、实施奖补激励、加强核查管理等七条“硬招”,要求各县市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扎实有效抓好耕地抛荒治理工作。

  压力传导,责任落实。醴陵出台系列文件,筹集资金600余万元,按180元/亩的标准,对抛荒治理的种植户和经营主体给予补助;攸县大力推行耕地抛荒治理,对全县45186亩抛荒土地进行编号销号,撂荒耕地重新变成良田;茶陵将治理耕地抛荒责任压实到村到组……

  为破解“靠天吃饭”,株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田间道路不通、沟渠不畅,以及得不到及时灌溉、排涝的低产田,制定“手术时间表”,真正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向科技要生产力,株洲遴选技术指导员220名,在攸县、醴陵、茶陵、渌口等建立“三一工程”核心示范基地,实施优质稻高效绿色栽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稻油轮作全程机械化耕作等技术。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数字无言,却是蕞有力的证明。

  近年来,株洲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4.9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171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62.6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万吨左右。

  到2021年,株洲农机总动力达到425.28万千瓦,比2012年提高53.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4.9%;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3.7%,比2012年提高19.5个百分点。

  目前,株洲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0%,分别比全省水平高4个和3.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57元,年均增长9.0%

  本土成长起来的唐人神,是工业株洲“神一样”的存在。

  今年7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22年《中国500蕞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中,唐人神以124.81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430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坚持走全产业链布局、产业化经营和产业融合的道路,用发展工业的思维发展畜牧业,通过理顺发展机制、重塑产业格局、培育全新业态,实现生猪养殖跨越式大发展、大升级,全市年生猪出栏量超过300万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成为农业经济的头部大产业。

  9月下旬,首届“株洲王十万黄辣椒”文化旅游节在渌口区龙船镇举行。今年,渌口区种植黄辣椒5700余亩,预计全年产量5000多吨,全产业链产值达3亿元。

  醴陵市板杉镇寨下村,一株平凡无奇的艾草,经过全自动艾叶提绒、艾草精油提炼和成品包装,变成艾条、艾精油、艾浴包等多种产品,从养生品延伸到日化品,一年的销售额可达500万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也是目标。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胡长春一再表示,要抓好“加强农业市场主体培育、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项重点,汇聚“改革创新的活力、科技创新的智力、机制创新的动力、要素创新的效力”四项合力,多渠道、多举措、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株洲市副市长白云峰说,要继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要充分挖掘和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做大做强产业。

  株洲利用“互联网+”平台等优势,文旅搭台唱戏,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炎陵县60家企业进驻电商,黄桃销售微商达646家。“e品攸州”实现产值1950多万元,助农增收570多万元。

  龙头带动,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株洲培育出一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炎陵黄桃入选“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中国优质黄桃之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标志认证;醴陵玻璃椒进入2022中国品牌价值农业农村部推荐产品名单,品牌强度为758,品牌价值达1.75亿元。

  目前株洲共有36家企业授权使用“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炎陵黄桃、茶陵红茶、攸县香干、醴陵油茶、株洲王十万黄辣椒、白关丝瓜等“一县一特”产业初具规模。

  10年不懈努力,株洲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示范园45个,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49个,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0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由2012年的22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03亿元,增长5倍。

  今年8月29日,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现场会在茶陵召开。茶陵县已建成冷库228座,建成大中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0家,冷藏能力达6万吨,遍布全县16个乡镇。基本形成覆盖全县的冷藏保鲜设施网络,成功打造中南六省干红辣椒集散中心和湖南省蕞大的姬菇产销基地,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1年,株洲市头部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46.8亿元增长到259.4亿元,年均增长4.2%,走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株洲农民口袋越来越鼓,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2908元增长到2021年的25657元,实现翻番。

  ——农民日子越来越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美,美在青山绿水,美在宜居宜业。

  今年暑假,攸县网岭镇罗家坪村里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一批批研学的学生纷至沓来,农户们忙得不亦乐乎。研学旅行产业是罗家坪村的支柱产业之一,村里有50户接待户,带动500多位村民增收。

  近年来,罗家坪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引进了制衣厂、环保砖厂等21家企业。去年,罗家坪村实现工业总产值65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452万元。曾经的穷山村,先后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国家文明村,成功实现“逆袭”。

  近年来,株洲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四个升级,建设“特色产业、‘三农’人才、乡风文化、生态环境、党建引领”五大品牌,不断擦亮农村的绿水青山,扎实解决农民身边的一件件“小事”。

  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全市所有乡镇通畅率100%、行政村通达率100%,村内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或刚改柔,公路总里程近1.4万公里。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自然村有线G)实现全覆盖。

  村庄清洁行动强力推进。100%的村实现长效保洁,全面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新建和改造垃圾中转站38座;建成37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运转正常,全市68个乡镇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污水乱排现象基本得到管控。

  整治“四类房”880万平方米,改(新)建农村户厕17.6万个,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总数达63万余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株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76个、市级美丽乡村110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日子越过越红火,农民群众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株洲现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107个、实践站1392个,覆盖率均为100%,构建起县、镇、村、点四级文明实践网络。全市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到69.43%和92.65%,其中全国文明村镇17个,省级文明村镇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置率达到100%,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100%;建成农家书屋1561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农民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株洲人自创的《赶着大鹅奔小康》等一批农村农民题材文艺作品,进村入户。炎陵“订单式”老百姓大课堂等一批形式新、规模大、影响广、效果好的乡村文化活动品牌,让农民家门口就受到文化熏陶。攸县“门前三小”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乡村综合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全市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村占比95.1%,“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03岁,35岁以下的占比30.66%。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76个,全市所有党支部“五化”建设全面达标。428支帮扶工作队、1057名驻村干部,夯实乡村治理力量。

  株洲在全省率先出台《株洲市村务公开实施细则(试行)》,并率先完成村务公开栏建设,全市村议事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近3年,株洲广大农村的村民议事堂开展议事活动5100多次,化解矛盾纠纷2.4万余起,成功创建14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株洲全域村规民约覆盖率100%,在传承优良传统、倡导文明新风、淳化乡风民俗和弘扬公序良俗中发挥了较好的社会规范作用。醴陵市网格化管理、攸县新乡贤治村等均取得良好成效,株洲基层社会治理经验获央视推介。

  广袤的株洲大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一步一步强起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株洲抢抓湘赣边区域合作和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的重大机遇,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正铺展一幅更为壮丽的新“丰”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株洲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30年产业集群规模1000亿元 湖南株洲加快建设北斗产业园

2030年产业集群规模1000亿元 湖南株洲加快建设北斗产业园

  科技日报讯 (记者俞慧友 实习生陈思霖)12月21日,北斗产业高峰论坛在湖南株洲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为落实湖南省政府、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签署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湖南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市着力建设北斗产业园。   株洲北斗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株洲全力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十大工程”,北斗技术成果应用丰富,如中车株洲电力...

“长株潭航空城”株洲航空产业园核心项目奠基

“长株潭航空城”株洲航空产业园核心项目奠基

  “长株潭航空城”以组建长沙飞机起落架工程中心为核心,拟建设长沙航空工业园;同时还将以建设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与制造基地为中心,组建株洲航空产业园。   主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单位: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网站标识码:4300000001   联系方式: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产业园市场调查分析:湖南株洲动力谷高新区株洲智创广场

产业园市场调查分析:湖南株洲动力谷高新区株洲智创广场

  今天给各位分享的是株洲智创广场的市场调查分析情况   · 区位交通 ·项目位于“动力之都”——湖南株洲,所属株洲市动力谷高新区,拥有优越的政策支持基础与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随着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项目区域优势愈发凸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项目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为:向南,10分钟可达株洲西高铁站;往东,20分钟直抵湘潭市高新区,3分钟秒上...

产品“开枝”企业“裂变”高新区产业发展有了新风向

产品“开枝”企业“裂变”高新区产业发展有了新风向

  株洲日报讯(记者/王娜)首批无减速器结构的新型多关节机器人,挥舞着手臂,在各自生产线吨磷酸铁锂修复再生示范线,填补国内动力电池材料再生修复的空白……   以“聚焦”显担当,以“裂变”增动能,以“创新”激活力,以“升级”强支撑,以“品牌”塑形象。无论是顶尖技术、产品“开枝”、方向裂变,还是产业项目“金种子”的播下,都预示着株洲高新区产业发展迎着新的方向,迸发出更强大...

今年株洲策划开发203个市级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2863亿元

今年株洲策划开发203个市级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2863亿元

  开发203个招商项目 总投资2800多亿元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任远 通讯员/谭茜君) 日前,我市公布2022年市级重点招商项目。今年我市共策划开发203个市级重点招商项目,涉及13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其他产业,总投资2863亿元。   按照“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我市围绕13条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策划开发了一批战略性、支...

农发行株洲市分行投放282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为北斗产业园发展赋能

农发行株洲市分行投放282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为北斗产业园发展赋能

  (通讯员 唐韬 陈伟)9月13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株洲市分行成功向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放2.82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专门用于株洲市北斗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该项目位于株洲市经开区,总投资额28.2亿元,建设内容涉及新建产品封装中心、创新孵化用房、人才公寓及服务用房等园区产业用房和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加快北斗产业向株洲聚集,为湖...

华中地区首个危化品电子交易中心落户株洲 3个月吸引150家企业入驻

华中地区首个危化品电子交易中心落户株洲 3个月吸引150家企业入驻

  株洲新闻网3月30日讯(记者 文樱 通讯员 陈罕)日前,记者从株洲市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电子交易中心获悉,授牌不到3个月,该中心已吸引150家危化企业入驻,标志着株洲市危险化学品行业综合治理加速推进。该中心的启用,填补了华中地区危化品集中电子交易的空白。   株洲市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电子交易中心位于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的恒和产业园,这里见证了株...

吴小月一行来株洲经开区调研

吴小月一行来株洲经开区调研

  5月11日,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主任吴小月一行就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来株调研,并实地考察了我区的长郡云龙实验学校。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参加座谈。   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副主任刘飞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卫安,长沙市发改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长沙市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主任熊景业,市政府秘书长刘会才,市发改委主任刘海宾,市长株潭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