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家!贵阳产控集团加快建设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
3月8日,走进贵阳产控园区公司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一期工程整体布局初见雏形,6栋标房、污水处理厂及库房等单体已完成主体及二次结构施工,装饰装修工程、室外、安装工程施工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一期工程已开始交付企业,目前已全面启动二期建设,基础施工完成率达到98%,主体施工完成率约73%,二期工程计划于6月30日达到交付企业条件。”贵阳花溪南部表处基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宇说。
作为贵阳市的重点园区建设项目、贵阳市唯一的定点表面处理基地,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贵州省首家建成的表面处理产业工业园,助推制造业发展,服务全市、辐射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
建园区,打通产业链条培育发展动能
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是贵阳产控集团下属贵阳产控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贯彻落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的重点工程项目,由贵阳产控集团与花溪区产投合资建立,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包括办公区、厂房区、仓储区和污水处理区等功能区。
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将以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为主导,兼顾贵阳市现有航天航空、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功能性需求,通过电镀产业“园内集中”的方式,引进省内外多家表处理企业落户,打通产业链条,为贵阳贵安经济发展培育发展动能。
表面处理,即对固体物件的外表面进行特殊加工。以电镀行业为代表,通过在金属制件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可起到抗氧化、抗腐蚀、美观以及其他优化金属件性能的效果。大到航空航天设备、汽车,小到指甲刀、电子芯片,表面处理都是制造过程中关键一环,不仅能提升材料性能、增加材料功能、提高材料价值、拓展材料应用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一关键环节能连接上下游产业链,补强产业链短板、壮大产业集群效应。
“许多企业愿意及早入驻,将土地、厂房和环保等问题交给我们的管理运营方负责,企业聚集,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将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推进。”王宇说。
强配套,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慧园区
由于表面处理工艺的特殊性,国家对表面处理企业的环保要求非常高。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在建设规划之初就秉承绿色、智能、循环、高效、安全的理念,采用业内领先的污水处理模式,引入了智慧园区综合管理系统,园区通过集中建设厂房以及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共享、系统集成,使表面处理企业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得到统一处理、统一检测、统一排放,高标准打造成安全、高效、绿色的智慧园区。
“整个园区蕞核心的就是项目配套专业污水处理厂,通过一系列环保节能技术措施,做到防渗漏,处理好废气和危废品。”贵阳花溪南部表处基地投资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杨阳介绍,通过建立大数据管理中心,实时监控三废排放;并已完成智能废气处理系统与智能加药系统、污水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及自动化操作平台搭建,以及过程监控仪表、污泥处理系统等设备的采购工作。
同时,园区在企业的入园审核过程中,收集企业的生产工艺、平面布置图、环保设备、用电用水预估数等相关材料,重点审核工艺技术、环保措施、安全隐患等,确保入园企业采取符合国家标准和提倡的先进工艺技术。
产业要兴盛,关键看招商。“目前园区项目一期6栋7.3万平方米厂房,已达成入驻意向的企业10家,占一期厂房的26%,二期11栋14万平方米厂房,初步意向企业10家,占二期厂房的42%。已签定正式租赁协议的有5家。”王宇介绍。
筑巢引凤、聚势赋能,离不开产控园区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诚意。在安全管理、环保监督和风险控制的日常管理中,产控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生产全过程的服务,降低入园企业生产成本;建立园区服务团队,为入园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社会事务办理等服务,让企业专注于生产,加快运营发展。
同时,产控园区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集聚实现企业高度集聚抱团发展,形成垂直度和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集群和资源平台。
另外,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将更倾向于“产业+运营+服务”的发展模式,建立相对规范化的运营服务和健全的帮扶模式,可以在物流服务、生产设计、能源管理、产业链金融、原辅料采购、环保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精细化运营服务以及周到便捷的增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蕞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企业更专注于研发产品、技术升级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
“园区达产后预估总投资达20亿元以上规模,投资强度约1000万元/亩以上规模。”产控园区相关负责人说,根据产业形态的不同,整个表面基地达产后年产值约为50亿元规模,产出强度约2500万元/亩规模,预计税收约到1.5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